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储能行业商业化进行时 成本仍是产业发展主要短板

分享到:
20 邓斯扬 • 2017-04-14 09:41:38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530G0

当储能行业遇见新电改

为打破电力体制瓶颈,推进能源革命。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又称“新电改9号文”),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时隔13年之后重新开启的针对电力行业的新一轮改革。随着电改9号文件的印发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下发,新电改正式启动。

本次出台的新电改方案,明确提出了在新能源发电过程中,要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浙江、安徽、江苏等用电大省电价差大多高于0.8元/kWh,储能技术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经济性,这四个省份2015年工业用电量分别为3437.46亿kWh、2652.53亿kWh、1132.80亿kWh、3873.35亿kWh,合计超过1万亿kWh,如果按10%配套储能,将对应约4500亿元规模的铅炭储能市场。随着新电改的推进,售电侧将逐步放开,储能市场将存在更多商业化的可能,同时锂电梯次利用在未来也将具有应用前景。

图表1:部分地区电价差及用电量统计

部分地区电价差及用电量统计.jpe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降低成本是行业发展关键

近几年,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传统基础设施快速现代化的需求逐渐产生。工业规模的大容量储能电池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促进风能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融合。然而现实是,如果不采用大规模储能技术,将无法向可再生能源过渡。但大容量电池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阻碍着储能技术商业化的步伐。未来储能行业可以通过梯次利用和技术提升两方面来降低行业成本。

(1)梯次利用

梯次利用是指某一个已经使用过的产品已经达到原生设计寿命,再通过其他方法使其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的继续使用过程,且该过程属于基本同级或降级应用的方式。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性能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衰减,当性能下降到初始性能80%时,将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寿命终止。退役下来的动力电池虽然容量跟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具备利用价值。比如用作储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备用电池,对电网供电的巨大峰谷差起到一定得稳定作用,消除电力供需波动等。将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储能再利用将会使得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的成本有所下降。

图表2:国内部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

国内部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jpe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动力电池在储能应用上的梯次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回收过程中要面临的回收成本。二是回收的动力电池一致性较差,电芯的性能参数差异较大,如何确定简单、合适、可靠并具备一定普适性的分选条件也需要解决。三是对应用在储能系统上的回收电池如何通过合理的电池成组设计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配置实现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2)技术提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材料的成本占到储能电池的成本约在40%-50%。提升关键材料技术,降低关键材料成本对于储能产品成本的降低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的技术提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表3:储能技术提升形式分析

储能技术提升手段.JPE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削峰填谷商业化步伐最快

2000年以来,我国电网峰谷差逐年增大,多数电网的高峰负荷增长幅度在10%左右甚至更高,而低谷负荷的增长幅度则维持在5%甚至更低。峰谷差的增加幅度大于负荷的增长幅度,在电网中引入储能系统是实现电网调峰的迫切需求。目前传统电网削峰填谷已经可以实现无补贴的商业化推广;后备电源及UPS储能也不需要补贴;新能源发电可按一定比例配套储能,但尚需补贴;另外,户用储能和充储放一体化充电站等市场规模较小,且需要补贴才能推广。综合来看,我国储能行业商业化在削峰填谷领域最先实现。

图表4:我国储能应用商业化前景分析

我国储能应用商业化前景.jpe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储能行业的发展背景、装机情况、投资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储能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储能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33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邓斯扬
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1058239
关注
58
文章
185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