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趋势分析
AlphaGO挑落世界围棋冠军,人工智能崭露头角
2016年3月9日,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打响,AlphaGO兵不血刃连下三局,经过5盘厮杀,最终大比分4:1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引得舆论一片哗然,人工智能发展速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其实,早在2015年10月,这款谷歌研制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已经以5:0完胜欧洲冠军樊麾,打破了以往人机交手机器必输的魔咒。
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有60年的历史,而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起步于1987年,到今天也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2012年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多的国家。技术的不断突破,也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不断得到拓展,进而促使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较快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为48.6亿元;截止到2016年底,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9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0.25%。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的扩大,将带动产业规模高速增长。预计到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3.3亿元。
图表1:2014-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行业产业化瓶颈待突破
从人工智能行业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基础设施层、技术研发层和应用层。
图表2: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瓶颈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应用领域的角度来看,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虚拟现实和服务机器人等。
图表3:我国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产业化瓶颈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见,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产业化不仅需要在人工智能的三个层次上进行不断的改进,也需要相关应用领域内企业主体观念的改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