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苹果造车 iCar值得期待

分享到:
20 许志新 • 2015-02-20 10:27:2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519G0

日前有消息称苹果正在公司内部启动代号为"泰坦"(Titan)的电动智能车计划。据悉,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Cook)在大约一年前亲自批准了该项目,并指派负责产品设计高级副总裁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Zadesky)领导这一项目,此人以前曾在福特汽车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职,而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大约1年前就批准了汽车研发项目,并且授权他组建一个最多1000人的研发团队,在距离苹果公司总部数公里的一个基地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技术以及和汽车制造相关的金属和材料分析等。

早在2007年乔布斯曾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讨论过苹果造车项目,但之后并无下文。而时至今日,苹果iCar跃然纸上,说明苹果造车已经在路上。当然,苹果并非是在打无准备之仗,就目前来看,苹果依然有五大利器。

1、不差钱

苹果市值7000亿美元,坐拥着将近1800亿美元现金。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开发一款新车型所需的所有成本为10亿美元,但随着传统汽车厂商开始将同一个平台运用于多款不同的车型,这一汽车研发成本就所有降低了。对于苹果而言,仅仅缺少的是行业经验。

2、苹果IOS平台

根据2014年第四季财报,苹果iPhone出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7450万台,iPhone出货量全球市占率为20%,巨大的出货量,潜藏的是强大的用户群体,带来的是让人浮想联翩的是消费市场。

3、人才储备

目前的苹果高管队伍中这些年储备了不少拥有着科技和汽车行业人才,而该公司此前也经常乐于从汽车行业挖人,尤其是那些具有供应链管理、电池技术以及用户界面工作经验的人才。

举例来说,苹果CFO卢卡·马艾斯特利(LucaMaestri)曾在通用汽车有着20年的财务和运营经验;苹果互联网软件部门高级副总裁埃迪·库埃(EddyCue)是一名汽车狂热爱好者,同时也是法拉利董事会成员之一;目前担任苹果汽车项目负责人的史蒂芬·泽蒂斯基(SteveZadesky)在自己职业生涯早期曾为福特工作过一段时间;知名设计师马克·纽森(MarcNewson)在去年加入了苹果的秘密设计团队,而他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为福特设计出高水平的概念车。

4、销售渠道

传统汽车制造商优势(或者说弱势)之一就是他们的经销网络,但这些厂商常常无法在需要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出足够的零售店。苹果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几百家专卖店,无论是在巴西、瑞典还是土耳其这些小众市场我们都能看到苹果专卖店的影子。

5、完善的产业链

目前苹果主要在加利福尼亚的公司总部展开产品设计,然后依靠各个承包商在亚洲组装成品,苹果已经习惯于实时管理自己的全球供应链以及处理复杂的汇率波动问题。在2014年全球最佳供应链管理25强苹果再次荣膺冠军,这是其连续保持领先位置的第七个年头,其财务绩效和评选结果的复合表现远超各家。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已经开始爆棚式增长

就中国市场而言,国内也有小米、乐视在开展电动汽车项目。究其原因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已经开始爆棚式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2013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占新能源汽车的比重也有所提升。2013年,电动汽车产量约为14243辆,占比为81.39%,销量为14604辆,占比约为82.98%。

进入2014年电动汽车行业更是势不可挡。2014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万辆和4.5048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万辆和2.9715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

图表1:2008-2014年中国新能源产销规模走势图(单位:万辆)

2008-2014年中国新能源产销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苹果作为互联网科技大佬,每一次的动向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其中,不乏iMac、iPhone、iPod、iPad这种改变世界的世界的产品,但在iMac、iPod、iPad逐渐退去光环的时候,只有iPhone依然坚挺,而即将上市的iWatch又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就现实而言,在新产品的研发上,苹果从未让果迷们失望,所以这一次我们依然有理由去对iCar有所期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许志新
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797262
关注
104
文章
129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