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特种锅炉未来发展机遇较好 锅炉制造行业区域集中度加强

分享到:
20 彭福林 • 2014-12-13 08:59:1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342G0

2013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发布,指出到2020年,现有工业锅炉中20t以下(含20t)都将被集中供热替代,保留的现有工业锅炉总台数为3606台,总容量为15.4万蒸吨,耗煤量为0.54亿吨。2014年7月1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标准正式增加了燃煤锅炉氮氧化物和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限值;规定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取消了按功能区和锅炉容量执行不同排放限值的规定;取消了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限值;提高了各项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另外,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其中重点控制煤炭领域消费,有序推进煤改气工程,加强余热、余压利用,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到2017年,基本完成重点地区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等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

由此判断,未来我国锅炉制造行业的环保政策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强,随着煤改气工程的实施,锅炉企业格局将进一步调整,大型锅炉企业成为市场主导力量,而清洁、节能和环保锅炉将是市场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锅炉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锅炉制造市场仍然是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其中工业锅炉产量占一半以上。2014年1-10月,我国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产量分别达466097蒸发量吨和378138蒸发量吨,同比增长7.58%和8.51%,分别占比55.21%和44.79%。其中,河南省为工业锅炉产量第一大省,至2014年10月,产量达108462.20蒸发量吨,占工业锅炉产量比重为23.27%;2014年1-10月,四川省超过黑龙江成为我国电站锅炉产量第一大省,产量达121475.10蒸发量吨,占电站锅炉产量比重为32.12%。

从区域的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锅炉市场仍将处于加强集中状态。黑龙江、四川、上海、山东、江苏五省的电站锅炉仍然是主要市场,前五省占产量比重由2013年的88.75%略降至2014年10月88.17%;而河南、山东、四川、江苏和安徽省则是工业锅炉的主要产地,前五省占所有产量比重由2013年底的65.44%上升至2014年10月70.87%。由此可见,电站锅炉的区域市场集中度近于垄断状态,工业锅炉区域集中度逐渐提高。综合来看,未来四川、山东、江苏三省可能是中国锅炉制造行业新兴重点发展区域。

图表:2013-2014年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产量区域分布(单位:%)

锅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另外,从锅炉制造企业的地理区位分布亦可见未来锅炉产业区域的可能的增长趋势。比如,四川有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有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红光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锅炉厂工业锅炉有限公司、江苏有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为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等;山东有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凯能锅炉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有上海锅炉厂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四方锅炉厂等。从锅炉制造企业的分布大致可见其区域重心,四川、黑龙江、江苏、山东等。

另外,中国锅炉制造行业排名中,四川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摇摇领先于其他企业,2013年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489.79亿元,销售收入为343.37亿元,利润总额为50.5亿元,此外属地四川的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势头仍然强劲,而其主打产品正是特种锅炉,即循环流化床锅炉、天然气锅炉、垃圾焚烧炉新能源综合利用锅炉,2014年上半年,华西能源上半年特种锅炉实现销售收入42800万元,同比增长327.68%,而煤粉锅炉销售收入为58887万元,同比增速为25.99%,由此可预测特种锅炉如秸秆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等新能源综合利用锅炉的发展机遇较好。

  相关推荐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迈入建设“高峰期”
   从光伏发电第一人看光伏发电站的投资收益
   中俄合作建漂浮核电站 释放出哪些信号?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逐步投入运营
   智能电网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智能变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彭福林
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182379
关注
30
文章
44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