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直升机撞民房坠毁 日韩等国如何应对日渐东移的中国雾霾
11月16日,韩国首尔市一架私人直升机撞上民间公寓后坠毁,造成机上2名驾驶员死亡,事故原因为笼罩城市上空的雾霾造成能见度过低所致。近一步的研究发现,近几个月来韩国雾霾频率上升与中国雾霾东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可能是中国雾霾东移所致。
韩国气象厅的气象观测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韩国首尔的薄雾天气和雾霾天气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11年韩国首尔发生的薄雾天气仅为3天、雾霾天气仅为7天;2012年发生的薄雾天气为11天、雾霾天气为7天;而2013年薄雾天气为13天、雾霾天气为12天。
事实上,中国雾霾东移现象早已不是现在才有,且东移范围也不仅限于韩国,还包括中国的东南亚邻国日本。早在今年3月,日本《产经新闻》等媒体报道称:“北京等地被浓雾包裹”、“浓雾面积达3个日本”、“街道肉眼难见”;称大规模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工厂、取暖的锅炉和火力发电厂等处,且空气比重较大的冬季尤为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并担心,“有害物质会随风飘至日本”。日本环境省呼吁民众“尽量避免外出”、“紧闭门窗”、“使用空气清新器”。
与此同时,日本《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均认为,中日地理位置唇齿相依,经济关系紧密。中国的环境对日本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战略互惠立场来看,日本政府理应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尽力配合中国政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等来共同应对污染问题。
1、日本如何应对措施
在中国雾霾东移的影响下,日韩等国均陷入雾霾积极应对期。
日本在环保方面的经验良多。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便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止法》,并在70年代和21世纪初根据污染问题的严重化和污染种类的增加进行了三次大幅修改。日本有关环保的部门种类繁多,诸如环境审议会、公害审查会、大气污染受害者认定审查会等。这些机构和专家及代表的意见可直接反应到地方政府。
在应对雾霾方面,日本采用两种手段,其一为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甚至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楼顶绿化;另一个是控制汽车尾气,首都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均使用天然气,地方政府还制定相关条例,禁止低于PM2.5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汽车在都内行驶;同时日本环境省还设有大气污染物质广域监视系统,对包括PM2.5在内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进行监测,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通过网站24小时进行发布。
2、韩国的雾霾应对措施
韩国在应对雾霾上与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北京用摇号来控制私家车时,首尔是以税费来抑制私家车的增长与使用。例如在首尔南山3号隧道口,有着首尔唯一的收费站,每经过一次,小型汽车必须缴纳大约15元人民币的拥堵费,但如果车内的人数超过3人,就可以免交,较好地控制了市区小型汽车流入量。
同时,首尔也有“限号”,即有车族可到交管部门登记,在周一至周五上班期间选择一天不开车,那么剩余的4天,经过南山隧道时拥堵费减半,而购车时税金也下浮5%,鼓励更多的人放弃自驾而选择公交。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