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监控公车私用 市场规模近百亿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卫星导航定位
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特殊标志的豪华汽车停留在各个地方,如学校、旅游景区、酒店等。公车的不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顽疾,一方面,公车私用等行为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形象。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其中,就包括对公车私用问题的规定。另外中纪委明确表示,将试点推行公务拥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
2013年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政策,已经开始在公车中推广应用卫星导航。3月份,安图公安局79台公务车安装GPS;5月份,台儿庄对公务用车加装GPS定位系统;7月份,庐江县为700辆公务车辆统一安装北斗卫星监控设备;8月份,波市运管处为30辆执法车统一安装GPS围栏系统;9月份,泗县为420辆公车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等。
公车领域市场规模不容忽视
粗略估计,目前我国公车数量超过400万辆。按照每辆公车平均应用卫星导航花费2000元,那么公车领域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元。
而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2008年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产值284.80亿元;2012年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产值在700亿元左右。照此计算,公车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占总体的11.43%。
公车私用靠科技更要制度
然而,卫星导航的应用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要保障卫星导航能够在公车私用中起到成效,还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监督制度和惩罚机制。完善的监督制度就涉及到由谁监督、信息的公开以及能否让公众参与其中等诸多问题,同时也应出台相应的惩罚措施,以进行有效的激励。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一种摆设,得到的只有公众更多的质疑。
中央的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行动,让公众看到了国家反腐的决心。但是无论技术多么的先进,最后都是由人去实施和控制。治标须治本,有效的治本措施才是最先进“技术”,其他科学技术只能当做一种工具,而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