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促使电力信息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电力信息化概念界定
电力信息化是指各类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营销等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和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二、电力信息化产业发展概况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电力信息化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研究显示,我国电力信息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都已具备高度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的特征,以网络、数据库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力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从电力信息基础设施来看,形成了覆盖各电网企业的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和信息网络,电力通信网已发展成为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并用的干线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同时,电力企业采用安全的接入技术,分别建立以集团公司、区域分公司为主节点的核心网络,并延展到各基层电厂的二级网络,基本实现公司内部各单位的互连互通和信息共享。
在电力信息安全方面,我国建立了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制,落实了信息安全责任,初步建立了电力行业信息安全法规建设,使信息安全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开展了以关键网络安全防护为主要内容的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成了首批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