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 健康险发展迎来新契机
新医改不但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且有利于商业健康险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和卫生部明确提出“鼓励积极发展商业健康险,提倡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等方式完善补充医疗保险体系;通过与医保合作,可实现信息共享,医疗支出的道德风险大幅下降,健康险将改变难盈利状况,“湛江模式”和“江阴模式”都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4、行业发展亟需专业化经营
尽管健康险行业增长态势喜人,但国内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总体增速却有所下滑,经营状况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由于2013年上半年保监会统计口径的变化,健康险公司的万能险等业务不被计入保费收入。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4家健康险公司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4.8亿元,同比下降2.1%,这一数字远低于健康险行业的平均增速。同时,国内4家健康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在健康险保费总收入中的占比也较2012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至9.3%。
从更深层次来看,在全国范围内获取大病保险资质的过程中,由于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网点数量不及综合寿险公司,并不占优势,也造成了市场份额被挤压,所以专业健康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下降更多是由于其经营策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核心竞争优势不足。但是,专业化经营是健康险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与财险和传统寿险相比,健康险产品形态较为特殊,服务链条与盈亏平衡周期都更长,同时涉及与社会保障体系、医疗系统、保健养生等多产业的衔接,跨行业特性使风险控制难度更高,健康险必然面临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国内健康险行业仍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均衡等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尽管我国健康险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包括专业化的经营环境、消费税收优惠、特许领域(如医疗储蓄基金试点)以及专项财政补贴等刺激政策,但是,保险公司有必要将健康险专业化经营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专业化的路径设计上,对于有基础的公司,应当剥离现有业务,积极进行专业化探索;对于没有基础的公司,应当逐渐尝试探索,并积极寻求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健康服务产业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具有服务特色和经营优势的公司将有望在健康保险行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有望挑战现有保险的竞争格局。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