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遇阻,PE退出渠道多元化时不我待
3、PE机构应当多元化其退出渠道
在A股IPO闸门未见启动迹象、赴美上市窗口持续紧闭的背景下,PE机构通过IPO退出机会逐渐减少,因此,PE机构应当迅速改变退出策略重心,选择多元化的退出方式。目前,并购和二级市场转让是比较理想的退出渠道。
实际上,国内近年来火爆的并购市场,也使PE机构看到了一线的曙光。自2012年三季度起,中国并购市场整体趋于活跃,并购交易规模开始平稳攀升,至2013年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案例数量832起,环比下降8.16%,同比上升16.85%;披露交易金额892.2亿美元,环比上升23.99%,同比上升62.87%。
2013年一季度,PE机构共实现40笔并购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26.4亿美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1.67倍。相比2012年同期25笔退出及2.3亿美元的账面退出回报,在当前IPO退出受阻的形势下,并购退出有望成为PE机构主流退出方式。
2011-2013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规模(单位:亿美元,单)
资料来源:《2013-2017年中国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前瞻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而从国外市场的经验来看,美国市场最常见的退出方式有三种,IPO、并购及PE二级市场转让。IPO退出在美国越来越少见,2012年只占到总体退出案例的6%,而并购一直是美国PE退出的主流方式,2009年这一退出方式所占的比例是63%,尽管到2012年时大幅下降,但也达到了48%的比重。PE二级市场转让也越来越多,PE二级市场转让的比重从2009年的26%,增加到2012年的46%。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目前的行业低谷正是PE机构竞争力分化的时期,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经历了前几年的“疯狂”,国内PE机构似乎有些“鱼龙混杂”。所以,行业低谷对于PE机构并不都是坏事,具有竞争力的PE机构应当学会适应环境,并战胜环境。选择多元化的退出渠道,实现退出收益的极大化将是PE机构确保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