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市场化谈收入分配改革就是扯淡
民间绰号“吴市场”的吴敬琏作为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最近一直在反思:当初要推动市场化建设的时候,确实也没有想到会形成现在的既得利益集团,完全没有想到。
然而,“吴市场”的这种反思却忽视了一个根本的前提:我们现在是完全的、彻底的市场经济吗?既得利益集团就必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现在既不是市场经济,既得利益集团更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恰恰相反,正是我国现阶段的非市场非计划的经济体制才是产生既得利益的根本原因,制度赋予了垄断行业的排他性,在资源端进行垄断的同时在消费端以市场化的名义行垄断之实,获取垄断利润。于是乎,既得利益集团就这样产生了。
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问: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会出现既得利益集团吗?这个我们可以预见是难以出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只要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就一定会有资本会进入以增加供给,但供给的增加必定是价格的下滑,最终回落到平均利润的轨道上。这才是合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与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这也是收入分配改革推出的原因,期待收入分配更加公平。但是收入分配改革无异于“虎口夺食”,既得利益集团能不反扑吗?到手的利益岂能这么轻易就被剥夺?从2012年的收入分配改革进展来看,这次改革或将也会无关痛痒。但这毕竟都已经提了八年了,八年抗战也不过如此。所以,2012年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可能是出台一个妥协方案,但是毫无意义,为了交差罢了。
其实这种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大家都是集团内的,穿一条裤子,谁给谁难看,谁都不好受。我们绝不可能奢望谁那么先人后己,为黎民苍生谋福利。但事实上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收入分配改革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拆除民间资本的投资门槛,垄断行业的暴利就会逐渐回归到平均利润,收入也会更加市场化,更加公平。
但是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反驳了,“新36条”不是已经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了吗?这个“新36条”依然让民间资本没有进入垄断领域的勇气。原因很简单,即使进入了,也会因为既得利益者的挤压而退出。因此,要使民间资本有勇气进入垄断领域,必须明确民间资本收益的保障措施,否则,其他都是免谈。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2012年收入分配改革最终难言惊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是现阶段经济体制的必然。但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实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效率,资源逐渐向既得利益集团内部集中,民间资本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压缩。因此,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建立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依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减少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力。
一句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