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行业整合提速并购催生龙头企业
相关推荐 |
![]()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
血液制品行业整合提速并购催生龙头企业 |
人造血液试制成功 血液制品成本下降值得 |
从三季度报看血液制品的成本特性 |
目前,对血制品行业未来发展主要归结为三种途径,第一整合并购提升集中度获得规模效应;第二新增浆站带来的量的增长;第三产品链的延伸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
由于血液制品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又在于血浆原料。如果把血浆看作一种资源,那么浆站就是矿山,矿山的品质与多少决定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
既然行业带有一定的资源品属性,而资源又来自于人体,这就注定行业的发展必然受到政府管制,竞争是不充分的。获取血浆资源的能力大小是血液制品公司价值高低的关键,这与一般的制药企业的价值体系是截然不同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2015-2020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在生产的血制品公司为23家。从投浆量分析,最大的五位企业分别为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山东泰邦、成都蓉生、四川蜀阳。
2014年1-7月生物制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3%,而生物制品子行业更加比较优势,其中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特别是生物制品利润增速大幅提升。4月以来生物制品收入增速环比持续提升,而7月起,生物制品行业毛利率上升,企业的盈利更加有利。
图表1:血液制品行业核心竞争力建设重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几年,国内血液制品行业企业整合提速,纷纷通过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比如博雅生物收购浙江海康部分股权、天坛生物收购成都蓉生、沃森生物收购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收购贵阳黔峰和西安回天、人幅医药收购武汉中原瑞德等。
而最引入注目的是在2013年,上海莱士依靠品牌优势在2013年7月份18亿元并购郑州邦和,扩大其行业地位,而并入邦和药业后,上海莱士整体采浆量有望达到近500吨,成为国内最大的血制品企业。据上海莱士9月25日最新公告显示,上海莱士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同路生物89.77%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资料显示,同路生物是一家浆站数量排名全国前五的非上市公司,目前同路生物拥有7个品种、共32个规格的产品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下属14家浆站(含3家筹建)。
为了抢占上游的原料资源,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大型血液制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获得新建浆站。相关龙头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兼并收购成为其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