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7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012-05-23 07:32:12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二)重点工程

1.技术创新工程

(1)多晶硅材料提纯和光伏电池关键技术创新。针对多晶硅提纯、硅锭/硅片制造、光伏电池生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节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生产工艺和制备方法,着力研究大直径硅棒拉制技术、大容量晶硅铸锭技术、超薄硅片切割技术、浆料回收利用技术。加快太阳能光伏电池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引进工艺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的薄膜电池生产技术、以及非(微)晶硅薄膜电池技术,积极开展单位耗能低、耗材少、效率高的太阳能新型电池研发。

(2)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创新。着力研究大型荒漠并网电站技术、光电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技术、光伏系统跟踪技术、储能技术、监控测量技术和光伏发电系统控制逆变装置及平衡部件等,重点开发兆瓦级并网光伏逆变器。开展高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优化设计集成技术、工程技术、监控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开发高可靠性、低功耗、低成本的平单轴、斜单轴、双轴、低倍反射聚光、高倍聚光等多种光伏自动跟踪技术,推进规模化应用示范。加强对光伏发电接纳、电力调度、提高电网适应能力等关键技术研究。

(3)LED衬底材料及碳化硅晶体制备技术创新。为有效解决制约我国照明产业发展衬底基础材料的问题,缓解碳化硅、蓝宝石晶体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大幅降低高品质LED(发光二极管)的生产成本,逐步扭转国外生产商控制材料的局面,重点开展碳化硅(SiC)原料提纯技术,3~4英寸及以上高质量SiC晶体生长技术,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及产业化制备技术。研究规模化生产工艺流程,形成“煤—电—高纯氧化铝—蓝宝石—LED器件”和“煤—电—碳化硅—碳化硅晶体—LED器件”产业链。

2.产业化推进工程

(1)高纯多晶硅材料的产业化。引进国际先进高纯硅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快消化吸收改良西门子工艺技术,掌握还原炉系统、氢化系统、尾气干法回收系统以及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应用。重点建设5万吨级以上的高纯多晶硅原材料项目、10万吨工业硅项目、10~20万吨碳化硅项目,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化。

(2)大直径、超薄太阳能级晶体硅片的产业化。依托现有单(多)晶硅片生产技术和装备优势,加快实施晶体硅片2000兆瓦项目,碳化硅晶片10万片项目,LED芯片衬底材料800万片项目,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能力1000兆瓦等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提高提拉、铸锭容量,降低晶片厚度,减少硅料损耗,改进生产工艺和工装,实现大直径、超薄太阳能级晶体硅片的规模化生产。

(3)高效光伏电池的产业化。引进高效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技术,实现高效太阳能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加快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主要包括砷化镓Ⅲ-V族化合物、硫化镉、铜锢硒薄膜电池等)研发制造与应用进程,引进实施200兆瓦薄膜电池重点改造示范项目,加快高效光伏电池产业化进程。

(4)光伏系统优化设计集成技术的产业化。加快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设备生产能力改造,推进离网、光伏建筑、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多能互补微网发电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大型荒漠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示范,加快建设乌鲁木齐达坂城100兆瓦光伏发电系统示范基地。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1)建立标准与认证支撑平台。加快建立光伏产业的标准体系,制定光伏产品技术检测标准、光伏系统设计标准和安装与施工规范、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等。加快构建光伏产品质量评测和控制体系,建立光伏产品检测标准,完善光伏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光伏产品认证制度,提高光伏产品质量和水平。

企查猫

(2)建立光伏发电系统测试平台。研究光伏并网技术、光电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规程及工法、图集和验收规范;制定光伏产品和发电系统测试方法和测试规范,建设光伏产品和光伏发电系统检测平台。加强太阳能资源及光伏电站的监测,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光伏发电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3)建立光伏技术检测中心。建立光伏发电工程技术实验场、光伏技术及产品应用试验中心、质量评测检验中心、微网系统的控制调度、并网安全技术检验中心,增强行业服务与保障能力。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