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3日

温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3-31 15:06:08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区。在集聚区内规划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区块,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贷款、上市、股权转让、融资担保等一系列金融咨询服务;吸引银行、证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入驻集聚区,缩短机构与客户的距离,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引进研究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后台研发部门入驻,探索区内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争取各种新型业务试点,为中小企业开发个性化的融资产品。

——浙南保险集聚区。抓住浙南保险监管机构落户温州的契机,积极推动温州保险业集聚发展;在集聚区内规划保险企业区块,吸引温州现有保险机构迁入集聚区,并引进其他与保险业有关的机构,如保险中介机构,保险服务中心等入驻;对于新设上述机构(含升格)的,根据不同层级给予不同的财政补助及税收减免。

(七)促进地区间合作交流,增强金融业区域影响力

充分利用地缘、信息上的独特优势,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学习金融较发达城市的经验,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人才等各方面加强交流。

1、加强金融业对浙南地区的辐射

加速温州与台州、丽水三地之间的金融资源互动,加强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的跨区域合作,搭建区域金融发展平台,使温州首先成为浙南地区的投融资中心。在产品研发与营销、资源共享、风险防范、人员交流等方面加强协作,实现金融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能动性,加强浙南金融业集聚性,提升温州金融业的对外辐射性。

2、加强长三角和海西区衔接

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学习和借鉴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加强与杭州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宁波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合作交流,争取同步试点、共享政策,实现错位发展,加快融入和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

发挥温州的区位优势和资金优势,利用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人才流动、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拓宽温州金融业的发展空间。

3、加强与台湾金融业的合作

积极引进台湾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到温州设点或参股温州金融企业,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创新业务,为温州经济建设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尝试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与台湾兴柜市场的对接,探讨建立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的可行性。成立创业投融资平台,探索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增强“走出去”的综合竞争力。

五、“十二五”时期温州金融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与监管

1、健全管理体制

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对金融的领导。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能够强有力推进温州金融产业发展的新型金融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市金融办在温州金融改革创新和地方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桥梁纽带、支撑服务和参谋助手作用。强化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完善日常工作合作机制与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处理机制,建立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的监管协调机制,防范系统性、交叉性风险,防止出现监管真空。设立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对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公司、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等各类金融组织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解决分散监管和监管盲区问题。

2、加强风险监管

企查猫

强化对行业的动态监管,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确保全市金融安全和稳定。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规范辖内民间融资工作。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推进微小金融服务与监控平台建设,实施归口统一监管,掌握其营运状况与动态,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类潜在风险及其变动趋势,构建微小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和微小金融主体市场退出机制,促进地方金融业运行的安全稳定。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防范。加强金融和法律知识宣传,开展金融风险教育。积极推进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政府、企业、银行和司法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机制。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