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4日

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

 2013-04-10 11:37:45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三)发展原则。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始终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放在首位,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技术与产品开发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建设。在十大产业领域实施若干科技专项,力争在重大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产业化项目建设。

——企业为基,“三力合一”。坚持企业主体力、政府引导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突出企业在十大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营造环境、优化服务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等的桥梁纽带、协作参与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全力参与和支持十大产业发展。

——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十大产业涵盖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多个产业领域,要遵循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增强十大产业和我市其他特色优势产业之间以及十大产业内部各领域之间的联动、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强化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提升,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优化布局,促进集聚。加快布局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与各项配套功能,着重推进大江东和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功能提升;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功能,积极拓展国家级基地和试点,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鼓励老城区工业功能区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十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

——条块结合、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市、区(县、市)的合力,进一步落实责任,条块结合推进十大产业发展。市里做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工作,各部门协力推进;各区、县(市)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明确各自发展的重点产业门类,加大推进力度,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十大产业的整体规模更加壮大、创新能力更加突出、组织体系更加完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品牌效应更加明显,高端人才更加集聚,十大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五个一批”,即:建设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龙头企业,研制一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创建一批中国知名品牌或中国驰名商标,举办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十大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前三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前六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前十名),形成以十大产业为主导的、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杭州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整体规模更加壮大。十大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规模和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做大产业规模上千亿为主线,文化创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旅游总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电子商务产业服务收入和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均达到1000亿元,信息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物联网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销售产值达到6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销售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

创新能力更加突出。企业对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明显增加,掌控产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不断提升。到201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销售产值占比达到35%。新培育25家左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5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左右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累计达到40家,组建10个以上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100项以上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攻关。

组织体系更加完善。以集团化、网络化、集群化和国际化为方向,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5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100亿元的企业30家以上,扶持发展1000家以上科技型初创企业。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引导企业集中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大江东和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国家级基地和试点积极拓展,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培育,老城区工业功能区加速向科技园、软件园、电子商务园转型升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到2015年,“两核三带五区多园”的总体布局框架基本形成,为十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空间载体支撑。

企查猫

品牌效应更加明显。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深入实施,以专利、商标、版权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发展和壮大一批中国知名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打造更多的国际品牌;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制持续增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的数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十大产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0个以上,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新增15项、180项和200项左右,举办有全国影响力的各类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120场以上。

高端人才更加集聚。通过大力引进和积极培养,国际、国内“明星级”行业领军人物、高端创新型人才以及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团队在杭更加集聚,科技人才和企业家这两大现代经济最活跃要素实现紧密结合,高端人才有良好发展平台和工作生活保障。到2015年,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国内知名企业家,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