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2013-03-19 15:12:37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三)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
提高药品检验能力。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加快完善药品检验机构,重点加强省、市级药品检验能力配置。加强对基层检验机构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市(州)药品检验机构和县级快检室具备相应的设施条件与技术能力。开展药品检验技术研究,搭建技术成果共享平台。到“十二五”末,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口岸药品检验机构具备依据法定标准对化学药品和中药的全项检验能力,市级药品检验机构具备85%以上项目的检验能力。省级药品检验机构100%具备对授权承担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品种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
提高医疗器械检测能力。重点提高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对在用医疗器械、植入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特别是电气安全和生物安全性的检测能力,探索建立在用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指标体系。加强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成国家级区域性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到“十二五”末,省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具备对95%以上常用医疗器械的检验能力。
完善药品抽验工作机制,扩大抽验覆盖面和抽验品种范围,增加重点品种抽验频次。药品抽验必须做到检验标准、检验程序公开,检验结果及时公告。对抽验不合格产品,及时依法处置。
(四)加强药品安全监测预警。
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机构,探索建立全省药物警戒体系。完善重点与日常监测机制,强化对不良反应(事件)的评价与预警。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技术条件,搭建监测网络,提升监测水平。开展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分析,重点加强新药、国家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和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监测和评价。开展高风险医疗器械监测,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考核机制,探索建立在用医疗器械安全评价方法。
专栏2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
安全风险评价工程加强省药品安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建设,完成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测中心组建。
加强市、县级监测体系建设,完成21个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181个县级监测点建设。
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县(市、区)报告比例达到80%以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400份/百万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县(市、区)报告比例达到70%以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达到500份。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从全球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情况来看,2024年全球农业机...[详细]
- 蔡志濠:2025年中国康复器械经营主体分析 企业新增数量波动递增【组图】
- 吴小燕:【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投影机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何乐:2025年中国电感器件产业市场主体分析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企业约3.2万家【组图】
- 李明俊:【干货】轻食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刘海晶:中国水力发电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兼并重组等)
- 黄缨杰:2025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应用领域 量子通信有利于满足各领域的安全防护需求【组图】
- 童锡来:【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售电公司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佩娟:预见2025:《2025年中国代糖行业全景图谱》
- 温杨洋:2025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供需发展现状 汽车座椅产品供大于求【组图】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