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江苏省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10-26 08:07:36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第三节 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把推动集约化发展作为促进绿色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推动中小企业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转变、由分散布点向集聚集群化布局转变。

促进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以新兴和优势产业为重点,引导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资源集聚,建设一批市场影响力大、产业配套能力和创新活力强的特色产业基地;发挥各地区位和产业优势,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强示范引导,重点建设一批龙头带动型、创新驱动型和品牌推动型产业集群。推进地区间产业园区共建工作,促进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优势互补、加速产业的有序转移。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

专栏7 产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工程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主要任务: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示范区是指产业优势明显,主导产业突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对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产业集聚区,包括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中小企业园区等。

基本要求:

1. 园区建设管理规范。产业集聚区须经县(市、区)及以上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并已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实行公司化运作,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达标。

2. 集聚效应显著。主导产业产出占比60%以上;产业集聚区上年项目投资强度160万元/亩以上;年营业收入160万元/亩以上;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强,拥有60家以上相关企业。

3. 产业竞争力强。主导产业规模在全国同行位居前列,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主导产业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成长性好,近三年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已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品牌。主导产业规模在全国同行位居前三位、相关联企业集聚度高、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大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总量规模可适当放宽。

4. 创新能力强。产业集聚区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1%;设有1家以上的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区内骨干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先进,产品质量处于国际或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拥有5 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

5.节能减排达标。产业集聚区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处于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工业“三废”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区内龙头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6.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具有技术开发、检验检测、金融服务、市场开拓、现代物流等公共服务功能。所在地政府在规划、政策、服务等方面对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大。

专栏8 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集群是依托相关产业集聚区,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和企业集聚,建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特色的产业集群。

基本要求:

1. 产业集聚度高。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力,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产出规模50亿元以上或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有一批具有较高声誉的行业龙头企业。

2. 产业成长性好。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产业集群近3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达到15%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3. 产业创新能力强。集群内企业重视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优先吸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入驻,创建名牌产品,打造区域品牌,拥有5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

4. 公共服务完善。按照产业发展内在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具备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业务培训、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担保、产品展销、物流服务等功能,其中:有1家是省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

5. 发展环境优良。当地政府已出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的导向作用,指导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

企查猫

6. 带动力强。产业集群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促进地方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对周边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加强节能减排。继续组织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计划,推动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广泛运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生产再生型材料,提高原材料节约利用水平;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培育和形成一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和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