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基创投陈友忠:VC布道者 做最本土的外资创投
2013-10-12 14:04:17 责任编辑:QZ098 来源:投资潮
下面是投资潮整理的陈友忠投资语录,与读者分享:
1、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DNA,你看到外面世界的机会,你内部有没有这样的团队能够吃得到这块蛋糕,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只是做Pre-IPO的团队要转型做很早期的项目,看起来是有很大的挑战,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李开复。
2、创投产业还是要放长看,追求很快的轮回比较难,对于创投行业,偏重投资Pre-IPO快速退出的心态不是好状态,需要更多的人能够守得住寂寞跟创业者一起成长,从早期困难的时间一起进来一起走,投资需要耐得住寂寞,这过程中无法被外面的人了解,最后的结果能不能反映出付出的代价也还是比较挑战的。
3、在中国做创投还是以是否成功退出为标准,成王败寇,你的项目能上市,就说明你有vision(眼光),投对了人,抓住了机会。投资失败分两种情况,一是投了不该投的,另外一个是该投的没投。可能阿里巴巴算是我们一个惨痛的经验,2001—2002年我们也跑了很多趟杭州,马云在最困难的时候找我们,价格非常低,后来我们海外合伙人对这个项目没办法理解得很深,在内部表决时这个项目没过关。所以投资决策如果不在当地做就比较难,会犯一些错。
4、外资VC本地化有好几层含义,一是人员的本地化,老外和纯海归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够;第二是投资决策的本地化,如果最终决策是老外做,内部沟通会耗费太多时间;第三是投资标的的本地化,在美国VC可以和高科技划等号,但在中国赚大钱的项目不一定是高科技;最后是LP的本地化,“两头在外”的模式下,要去和英国、瑞士和阿拉伯的LP谈中国的投资机会,花太多沟通成本。LP的本土化这个趋势已经在发生了,而且会一直往前走。
5、一个投资机构能否持续地、在每一个基金中都能获得稳定的回报,需要一个稳定、可以不断延续的团队。在中国的创投业非常火热的时候,很多基金的投资团队并不稳定,很多人“跳来跳去”,有的合伙人2~3年就散伙。这种现象现在也都还在发生,大家因投资理念上出现分歧等原因解散团队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是对GP运营最为负面的影响了。一个基金的存续期一般为10年,一个团队最为稳定,可以延续的布局是老、中、青都包含的团队。从合伙人,到投资总监,再到分析人员,而且大家都是擅长于各个领域,彼此在实践中成为彼此的老师,相互学习,是一个基金“后继有人”的关键。
6、谈到投资回报率,有一点需要特别留意。因为很多投资机构可能会愿意讲它投资了某一个项目,退出时的投资回报率,比如它赚了多少倍。但是这家投资机构可能投了其他20多家企业,却都没有退出,那么这个回报率不能只就这一家退出的企业来看,而是要看该投资公司全部投资的平均回报率。同时,一些投资公司旗下会有多个基金,投资回报率也不能单看一个基金投资项目的平均回报率,而是要看所有基金的平均投资回报率。
7、一个投资机构创造出的价值以及投资收益的具体表现,就是看其退出时能够获利多少;而不是看其年终能得到多少分红,因为很多投资的处于早期的公司,可能还没有盈利。一个投资机构在退出的时候能够拿到多少钱,就是这个投资机构多年来帮助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投资公司如何将一个早期的企业,培育成为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才是创造价值的根本体现。所以创投公司强调“怎么退,退多少”,是想要强调,创投机构业绩的表现不是在于它投资了多少个企业,花了多少钱,而是要看重一个投资机构在退出的时候回报如何,投资机构怎样做长远的财务打算和退出计划。
8、整个双头的产业链就是LP、GP、创业者,这个创投产业链的启动一方面需要出钱的人,更重要是靠拿钱的人。第一点提到LP是有钱出钱,但是LP相信的是GP的诚信和专业,可以把基金管理做到最好,投该投的项目,努力做增值服务。GP投一个项目,也不会派一个财务总监过来,我想这里面除了投资协议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道德诚信,相信创业者会为全体股东的最大利益来努力操办这个项目的发展。
9、外资LP、本土LP的冲突和对问题的观点是个很大的题目。我有三个意见,第一,在欧美的GP、LP的关系是比较单纯的,你全心全意吹捧你募集的基金,为最高财务回报努力,人民币上来之后,同一个GP募集美元基金也募集人民币基金。海外认为你不是全心全意负责基金的管理,同时照顾一个人民币基金,这里还牵扯到第二个问题,用哪个基金投,这里牵扯到海外LP财务回报的机会。
第二,经过两三年发展,人民币基金的这些问题变成中国特色,经过两三年LP、GP的协商、冲突、了解,慢慢海外LP也大致能接受这样的安排,现在看每个不同的GP对两个基金的投资安排上怎么减少冲突到最小,我想很多基金都有同样的做法,就是说海外架构的公司就是海外资金投,如果创业者不愿意把项目变成中外合资,那这种项目就变成人民币,如果两个都可以投,设立一个机制让两边都可以投。海外LP也慢慢可以接受了。
第三,往前走要充分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两个层次的努力,第一个是说我们看到业界推广一个概念,是不是有一个法律机制上来。海外LP参与到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我想如果这能推动的话会解决一大部分的问题。国内人民币基金海外可以参加的话,内外冲突就会减少。进一步往前走更重要的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能更自由化,然后外资管制、资本项目管制更放开的话,我想以后我做美金基金也可以投资国内项目,募集人民币基金也可以投海外项目,我想这些问题就会慢慢不再是很大的问题了。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宁凯亮:2025年全球光纤连接器市场现状分析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55.6亿美元【组图】
光纤连接器是指光纤系统中能够实现光纤之间可拆卸(...[详细]
- 柯素芳:【干货】售电公司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何乐: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三大赛道品牌商核心技术各异【组图】
- 刘海晶:重磅!2024年中国及31省市粉末冶金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 穆晓菲:2025年中国果汁行业细分市场动态,NFC果汁市场增长与挑战并存(组图)
- 何乐:【干货】2024年阿胶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童锡来: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经营主体分析 企业注册数量较少【组图】
- 柯素芳:【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融资及产业基金分析
- 黄缨杰: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集成平台
- 李佩娟:【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