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8月13日

辛德贝格外甥女玛丽安:南京大屠杀不堪回首 舅舅从未提起救人经历

 2014-04-28 10:00:08 责任编辑:林一 来源:前瞻网

问:你如何看待舅舅的经历?

玛丽安:他的经历让我相信,如果你坚持做正确的事,即使只有一个人抗争,也会有所作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

问:为舅舅命名玫瑰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

玛丽安:我跟一名花商讲了舅舅的故事,问她能不能以舅舅的名字命名一种玫瑰。后来她培育出来了,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黄玫瑰”。黄色象征着勇气,黄色玫瑰和他也很“契合”。因为这种培育有不可预测性,你不知道出来的是否就是黄色,总会有些许差异。这很像我舅舅,他也是不可预测的。

加入美国海军, 获杜鲁门嘉奖

问:离开中国后他还有过哪些经历?

玛丽安:他去了美国,加入美国海军。因为表现优异,还得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嘉奖。

问:你和他的接触多吗?

玛丽安:高中毕业后我去了美国留学,我们每个月都会见一次,常在一家中餐馆吃饭。他每月都给我一百美元做学费。

问:在你眼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玛丽安: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他长得很帅,身边总是有很多女孩子。他也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从事过很多职业,在上海的和平饭店还做过小职员。后来做海员,总是在外面奔波,所以很难安定下来。

成立基金会,宣传舅舅事迹

问:你有没有为舅舅做过什么?

玛丽安:我本来是一名庭园设计师,但最近几年来,辛德贝格基金会成为了我事业的一部分,我希望通过基金会让更多人了解辛德贝格的事迹。

问: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玛丽安:在丹麦,知道辛德贝格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仍打算多做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舅舅的事迹。舅舅的经历如果能拍成一部电影,肯定会好看。如果拍摄的话,扮演舅舅的演员一定要找一个很帅的。

历史

辛德贝格营救两万中国人

上世纪30年代的一段历史,将丹麦人辛德贝格与许多中国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1911年,辛德贝格出生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1937年冬至1938年春,他受雇于丹麦史密斯公司,在南京栖霞地区的江南水泥厂维护水泥生产设备。

企查猫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辛德贝格与他的德国同事一起设立了江南水泥厂难民区,保护了江南水泥厂旁难民营里约两万名中国人,并为南京城内从事人道救助的国际人士提供消息和食品。他将被日军残害的中国人从郊区送往医院,并在厂里建立诊疗所。为阻止日本人进入难民区,辛德贝格还在水泥厂周围插满丹麦和德国国旗。

辛德贝格记录了日军罪行的许多案例,将报告递交给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1938年,在国际劳工大会上,时任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在辛德贝格的护照上题词:“中国之友”。1938年3月,在日军逼迫下,辛德贝格离开了南京。1939年,辛德贝格加入了美国商船队。他1984年4月因病去世,骨灰撒入大海。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