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R不关国内企业的事?一首凉凉送给你
2018-05-31 16:31:40 责任编辑: 来源:互联网
经过近四年的讨论以及两年的过渡期,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近日在欧盟全体成员国正式生效。
在条例生效当天,由于没能及时取得用户授权,包括《芝加哥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在内的多家美国热门新闻网站在欧盟地区陷入了瘫痪。

GDPR将带来什么变化?
这被广泛认为是欧盟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网络数据管理法规,将对网络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GDPR从何而来?
旧版的《数据保护指令》是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前的1995年制订的。这些年,互联网公司收集了海量的网络用户个人信息,需要新的条例来规范企业的数据搜集行为。
“个人数据”包括哪些?
GDPR大幅拓展了对于“个人数据”的定义,除了姓名、手机号、用户名、IP地址、定位地址这些常规信息外,还包括生物信息、健康数据、政治观点等敏感信息。

GDPR对用户会产生什么影响?
GDPR 新增了几个重要数据主体权利:
信息泄露通知:数据一旦泄露,必须在 72 个小时内向主管监管机构报告,同时第一时间通知用户。
访问权:用户有权获取信息,以确认企业是否要对与他们相关的个人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地点、处理目的。
被遗忘权:用户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个人数据,这意味着用户将可随时删除自己在网上的“黑历史”。
可携带权:用户有权接收与自己相关的数据,并有权将这些数据发送给另一个数据控制者。
隐私保护设计:企业应当在系统设计起步就纳入数据保护,而不是系统开发完成后再增加保护。
企业违规将会怎么样?
理论上,违规企业最高可能受到2000万欧元或全球营业额4%的罚款,以较高者为准。

GDPR对中国企业有何影响?
许多企业可能认为,如果公司是在中国处理数据,就不用遵守欧盟的条例。但事实上,GDPR的管辖范围并不局限在欧盟境内:一家企业只要涉及到使用任何欧盟个人数据,都适用于GDPR。
知道创宇安全专家对此解释,这意味着任何Web站点或APP只要能够被欧盟境内的个人访问和使用、产品或服务使用的语言是英语或欧盟成员国语言、产品标识的价格为欧元,都可以被理解为该产品、服务的目标用户包括欧盟用户,从而需要适用GDPR。
“不论是传统的金融业(银行、保险等)、服务业(乘车、航空等),还是电商、娱乐、社交等新兴领域,除非企业选择放弃欧盟市场,否则企业针对个人数据所触碰的各个领域,包括物联网、云、以及各类移动应用场景,均受到GDPR的监管。”

知道创宇安全专家进一步表示,GDPR合规要求十分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才能确保执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必须立刻敲响警钟,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对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保护工作。
国内是如何保护个人数据的?
在中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于2012年12月发布并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生效,
以上两种法规均包含对数据隐私保护的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在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该规范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转让等环节进行了规定。

知道创宇安全专家指出,数据的所有权应该归用户所有,企业或机构只是对这些数据进行临时托管,用户应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企业应当保护好用户的数据,有责任把数据做好加密,不应该做出超出范围的采集、存储、传输及使用。
但现实情况是,用户信息滥用甚至是盗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轻者如基于“兴趣标签”、“访问历史”等的互联网广告推荐,没有得到用户“真正的许可”,追踪个人信息也属于违规。重者如黑客入侵、内鬼泄密等造成的用户数据泄露,由此带来的精准化诈骗或财产人身伤害,企业将必须承担责任与重罚,因此选择专业的安全服务保障业务系统安全也是合规的重要一步。
GDPR的到来将对中国互联网带来巨大冲击,这关乎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未来发展,关乎国内互联网基础性商业模式的大调整,更重要的是,关乎我们每一个网民。因此整个行业都需要全力提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加大设计、研发和安全防御的投入,以加速符合GDPR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前瞻网无关。凡来源非前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