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7日

朝鲜女性产假增加至180天 各国女性产假大盘点

 2015-07-25 17:59:16 责任编辑:王蓉 来源:前瞻网 作者:陈东

前瞻经济学人

朝鲜女性产假增加至180天 各国女性产假大盘点

近日,朝鲜对《劳动法》和《女性权利保障法》进行了修订,将朝鲜女性的产假天数从90天增加至180天。消息一出,不少中国女性哭晕在厕所,纷纷表示对邻国孕妈羡慕嫉妒恨。

产假,是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据国际劳工组组织《生育保障公约》规定:妇女产假应该不少于14周。而中国法定的产假为98天,刚刚好达标,这引起不少中国女性吐槽:同样是为人母,为啥中国宝妈和别国宝妈相比,产假待遇差那么多呢?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产假也长短不一。在此,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世界各国的产假情况。

中国女性带薪休产假98天

一般情况,中国女性的产假只有98天,即14周,但如果是晚育、难产、多胞胎等特殊情况,则可享受更多假期,具体如下: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若遇难产,产假增加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产假增加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此外,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可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

日本女性产假14周 拿60%的工资

作为以“工作狂“著称的日本,女性所享有的产假也是14周,产假期间的薪水为原工资的60%。此外,父母亲一方还可以选择休一年的无薪育儿假,如果是父母轮流休育儿假,还可以延长2个月。

韩国女性带薪休产假90天+1年育儿假

韩国妈妈的产假为90天,带全薪休假。根据新规,从2014年7月起,一次生一胎以上(双胞胎、多胞胎)的女性产假可延长至120天。

此外,韩国女性工作者在3个月的产假后,还可立即进行1年的育儿休假,此后可继续追加为期1年的“育儿期工作时间缩减”。

美国女性享受12周无薪休假

美国《家庭与医疗假法》规定,雇主必须给予新晋父母不带薪产假各12周,不过这个假期还附设了一些限制,比如之前必须受雇于50人以上的企业12个月,期间至少工作1250个小时等。不过,美国各州的相关法律可能与联邦层面的略有不同,如加州就明文规定了带薪产假。

此外,在美国,休假制度采取的是无差别对待原则,也就是说,男性与女性一样,也可以享受12周的无薪产假。

英国女性产假1年 头6个星期拿90%工资

在英国,从2010年4月开始,女性产假(包括流产、难产)可以申请52周,即一年时间。产假的头6个星期,妈妈可以领取90%的工资,以后的33个星期,每周可以领取最多112.75英镑,再以后的13个星期,不领取工资。

法国女性生越多休越多:第1胎休20周 第2胎休40周

法国妈妈生第一胎时,可享受20周带薪休假;生第二胎时,妈妈可以享受40周带薪休假。总之,妈妈生的孩子越多,产假期间拿全额工资的时间越长,同时享受的津贴和补助以及税收减免也越多。

瑞典父母共享16个月产假

瑞典在产假方面可谓最慷慨的国家。根据瑞典法律规定,所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个子女都享有16个月的带薪产假,费用由国家和雇主分摊。其中,前390天的薪水为原工资的77.6%,后90天为固定薪水,每天补助180克朗。为了鼓励父亲参与养育子女,瑞典法律规定,16个月中有两个月必须由父亲享有。

挪威女性休1年拿80%工资或休10个月拿全薪

与瑞典一样,挪威也是全球对于产假颇为慷慨的国家之一。在挪威休产假,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夫妇可休47周育儿假,拿全额工资;其二,可休57周,拿原来工资的80%。这些费用全部都由国家承担。其中,父亲必休的育儿假为14周。

企查猫

古巴女性可享至少52周全薪休假

古巴的产假制度同样令人羡慕不已。根据规定,古巴女性可以享受长达至少52周的产假,而且还是全薪休假!

不过,世界上也有些国家的产假比美国的12周还要短,如巴拉圭的产假为9周、塞舌尔的是10周,埃塞俄比亚女性更是仅拥有45天产假。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