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5月25日

各种微博为何最后仅剩新浪一家? 差异化是关键

 2015-06-12 14:34:00 责任编辑:金焕 来源:前瞻网 作者:汤西野

各种微博为何最后仅剩新浪一家?

微博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称谓,这种互联网产品模仿自一个叫推特的东西。这种东西早在2009年年初就已经在全世界发展得蔚为壮观。2009年新浪网开始把独立开发、模仿推特这种产品,并试图把它在中国市场全面铺开。8月新浪微博就开始内测。之后隔了不太久包括搜狐、网易、腾讯乃至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大公司多开始相继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

在中国各大网站微博PK的最原始年代,就像今天各家门户网站都有各自固定的粉丝一样。产品几乎就是同质化的,但是并不妨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平台上玩不同的微博。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会觉得自己玩的微博比对方玩的微博品味高一点。

这个时候,如果格局就这样定下来,我们今天的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一说微博没人会默认新浪微博,就好比新浪不敢把自己的网站域名改为www.menhuwangzhan.com一样。

社交网络发展的规律性表明微博只能存在一家

按照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社交类的产品网站,只有明显的差异化+良好的用户体验才可以留住固定的客户(注:客户可以有很高的重复率),这就决定了它的竞争不像门户网站那样,而是非常之激烈。在类同质化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允许很多家并存,甚至只能存在一家。像在国外Facebook、推特、Instagram都是靠明显的差异化留住客户的。说白了,你要让人感觉,他玩的是不一样的东西。没有哪个人会在两个差不多的玩具上耗费等价的时间。不像门户网站和专业性的网站,同时存在几家是司空见惯的。

中国微博的运营和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这样,最先退出的是百度,接着退出的就是网易,搜狐微博和新浪微博的竞争在一定时间内也相当激烈。标志性的事件是2011年的姚晨与凌霄肃离婚。这两个人自打成为夫妻以来,姚晨的微博在新浪,凌霄肃的微博开在搜狐。包括运营商和网民在内的人才瞬间发现,好像永远没法互粉。似乎太晚熟了一点,但是这就为以后埋下了伏笔。

企查猫

这种感觉是很奇怪和很难用语言去描述的。就好比,某件事情发生了,你和我去哪家门户网站看新闻,并不太妨碍我们最后了解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之间并没有认为彼此在选择品味上有多大的不同,而微博似乎不一样,微博是我们选择把我们的心的某一部分留在那里的某个地方。我们不可能把同样程度的心思和时间留在两个几乎相同的玩具上。

当然,还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互粉。

于是,热衷玩微博的人开始步入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同时拥有不同客户端的微博,并让他们尽可能的同时更新。第二阶段,发现自己不可能同时同步更新自己的所有微博,于是开始有选择性地优先更新某一个或两个。第三阶段,经过综合比较彻底只保留一个微博客户端,而这个客户端就是新浪微博。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