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团购网站半年倒闭上千家 “钱”景难测

 2012-01-18 10:10:18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团购网站已经缩水至3897家,比最高峰时候的5000家减少了22%。

伴随以上数据的是以高朋为代表的几家大型网站连续传出的裁员、撤站风波,这标志着团购网站从大跃进转向精细化运营,收缩战线沉淀分层。

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011年国内团购市场交易总额达110亿元,同比实现了550%的增长;超过3亿人次的“抱团”消费,所覆盖的社会消费市场规模已达306亿元。

一年前,有专家预言中国将只有不超过10家团购网站存活,而这一年的实际情况说明,虽然团购站因膨胀过快导致盛极而衰,但团购行业本身的商业价值在经历挤水分过程。自2011年7月份团购交易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后,一直保持在这个量级,12月份更以15亿元达到全年月度团购交易额的巅峰。

激战一年阵营初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在2010年末中国团购网站有1726家,而2011年中这一数量曾经飞速膨胀至超过5000家,继而在第三季度中出现持续衰减,截至12月底回落至3897家,仍有超过1倍的年度增长。在受资本青睐的2011年春季,大型团购网站急剧扩张烧钱火拼广告,“团购就上XX网!”的雷同口号遍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各地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众多地方中小型团购站。

火热仅仅维持了不到两个季度,美团、拉手、满座、高朋等多家大型团购站在尝试了几个月后纷纷裁撤当地分站。由于风投资金链断裂和营收有限,团购站们不得不在第三季度瘦身裁员以节能低耗的方法度过即将来临的寒冬。这也宣告了轰轰烈烈的团购大跃进时代结束,各家团购站开始埋头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沉淀分层的调整期正式开始。

不可否认,团购站背后的资本力量以及彼此间的白热化竞争对团购概念的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2010年相比,各大团购网站在2011年的规模、营收和服务体系都有了质的飞跃。从加强产品审核体系到 “过期未消费可退款”等规则的初步建立,无一不证明团购站们在非议中的成熟与进步。而衡量这一成长最直观的方法,当属月度亿元俱乐部的诞生。

2010年单家团购网站的月度最高销售额仅6887万,而在2011年曾有7家团购站先后迈入 “亿元俱乐部”。这些横跨全国的大块头集体发力,最终创造了2011年国内团购市场超越110亿元的团购交易额,其中大众点评团、拉手网、美团网、窝窝团4家团购网站全年销售额过10亿元。在全年交易额占比中,拉手网、美团网、窝窝团三强领跑,3家交易额之和占比达到整个团购市场的38%,而大众点评团、糯网、满座在一二线城市的优势明显,F团和嘀嗒等团购网站厚积薄发,在第三季度创造了平均每月10%的增速。此外,千万元级别的团购网站人气和实力的比拼也不容小觑,这使得团购行业的“马太效应”显现,大型团购站和中小团购网站已经有了明显的鸡尾酒般的阵营层级。

优胜劣汰从长期来看更有利于整个团购行业服务的提升,目前2011年前10名的综合性大型团购网站不但基本稳定,更逐步分化出“亿元俱乐部”、“两亿元三强”等重要角色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旅游、美妆等垂直行业类的团购网站以及拥有独特地方商户资源的中小型站仍然有自己的一块天地。

团购靠岸B2C商城

企查猫

截至2011年12月底,月交易额突破百万元的城市已经达到109个。团购不仅为商户快速聚拢人气、增加销量,更包含着优惠券认证、会员制营销等后续的营销机会。可以说,团购为商户的O2O营销(onlinetooffline,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打造了坚实的用户群基础、商户资源储备以及消费认证体系。在智能手机以及3G移动网络的普及下,团购的普及和常态化也将加速O2O行业的演进。

据悉,拉手网等已在近日推出了专门的优惠券频道,尝试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更多样化的优惠选择。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分析认为,行业领先者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跟风,而“PC+团购”搭配“移动互联网+优惠券”的本地消费平台模式,或许会成为团购站2012年新的流行风潮。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