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虚标能效成风 呼唤政府严格监管
2012-01-10 08:47:07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根据我国《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能效标识制度采取“生产者或进口商自我声明、备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运行模式,生产厂家自行递送样本参加检测,对检测者是否是第三方机构也并没有做硬性规定,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因此,能效标识事实上是企业的一种“自检”。
“事实上,企业是无法做到百分百地保证质量。国家是出了能效标准,要求企业做个好学生。但是按照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具体的能效标准是由企业自己来确定,然后在产品上贴标签。这样就存在不确定因素。国家在给出标准之余,还应该从技术层面提供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技术等支撑。”蒋正元建议,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除了常规检测,还应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创新等服务,比如在出具检测不合格的报告之后,再为企业提供一些技术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上述家电业内人士也表示,只有标准没有执行细则,成为家电生产商在“能效标识”做手脚的主要原因。
另外,根据《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如果有企业虚标能效以牟取暴利,一经发现,受到的处罚仅仅是“由地方节能管理部门或者地方质检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和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标识;情节严重的,由地方质检部门处1万元以下罚款”。
因“虚标能效”可能付出的代价较小,同时不同能耗的同类产品,价格方面存在的巨大差额等因素,也让很多企业在“能效等级”方面造假有了坚持不懈的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的各项节能鼓励措施的陆续出台,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能耗都很关注,在选择家电产品时也更青睐能效高、耗电低的节能产品。然而,尽管公众在购买家电时都会关注商品上标注的“能效标识”,却很少有消费者对这个标识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或个体公众也不会在购买后自行去检测产品的实际能效。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何乐:2025年中国电感器件产业市场主体分析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企业约3.2万家【组图】
截至2025年8月,中国电感器件行业企业约3.2万家。我...[详细]
- 李明俊:【干货】轻食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刘海晶:中国水力发电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兼并重组等)
- 黄缨杰:2025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应用领域 量子通信有利于满足各领域的安全防护需求【组图】
- 童锡来:【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售电公司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佩娟:预见2025:《2025年中国代糖行业全景图谱》
- 温杨洋:2025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供需发展现状 汽车座椅产品供大于求【组图】
- 柯素芳:【干货】重卡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郑晨:【最全】2025年中国商业智能行业上市企业全方位对比
- 何乐: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产业市场主体分析 中国农业机械行业企业约1.8万家【组图】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