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8日

楼市泡沫吹的越大 破裂时响声更大

 2013-06-13 09:38:51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最近,确实很少有人说楼市泡沫的问题了。房价上涨、楼市无泡或者认为是钢泡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一些喊涨的人的声音叫的声音更响了,那些靠开发商养活的媒体不断纠集形形色色的地产狂人四处活动。对政府调控、对无奈的百姓、对理性的评论进行公然挑战、公开谩骂已经司空见惯。房地产本来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个学术问题,还可以说是个经济问题或者是政治问题,就看我们站在哪个角度来谈。可是,最近我们看到某些人,甚至是某些教授、专家也开始不断使用最下流的语言、最龌龊的比喻。我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办法用正常的语言来自圆其说呢?还是他们的心理本来就是这么肮脏、可耻,而且心怀鬼胎?

经济学上的“泡沫”是指,经济经过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却迅速繁荣,价格和需求急剧膨胀,然后又急剧下滑,最后像肥皂泡一样破灭这一兴衰过程的生动描述。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一直都在唱衰中国楼市。近日,他在出席活动时再次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尤其严重。他预计,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个月内破裂,最长不会超过一年,这些都来源于致富欲望和超额货币。

据前瞻网记者获悉,万科董事长王石近日又一次在公开合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不轻”,如果泡沫持续,将会非常危险。王石说,中国楼市存在明显泡沫,过去两年成功抑制了房价疯涨,难能可贵。但仅靠硬性行政措施的抑制做法不可持续,需政策调整。故对前景存在不确定的风险,一旦房价再次疯涨将可能失控而破裂,后果比堪设想,发生动乱都是可能的。万科能做的是不拿地王、不捂盘、不跟风涨价,做刚性需求主流市场。

早在今年4月5日,王石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席会议时就曾表示:“中国楼市存在泡沫,非常危险。如果破裂,将是一场灾难。”2007年,王石曾公开表示房地产市场已经存在泡沫。王石认为,当房地产的价格上升速度长期快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之时,泡沫便会产生。他曾判断当时的房价已上涨过快,并预言中国楼市泡沫会有破灭的一天。和任志强关系不一般的潘石屹夫妇与任志强对楼市的看法并不一致,在潘石屹多次质疑房价上涨过快之后,张欣也公开称中国房市泡沫或破裂。

根据相关数据,2013年5月100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自2012年6月起连续第12个月环比上涨,涨幅较上月缩小0.19个百分点;同比连续第6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6.90%。业内综合分析认为,目前高房价主要受到高地价、货币政策预期放款以及楼市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因此,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依然较强。房价上涨过快就会产生泡沫,只要存在泡沫,就必然会破裂。有人说,房价上涨过快是因为地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是因为货币超发。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他是不会看什么理由的。所以,也可能就是因为地价高、因为货币超发,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楼市的泡沫就突然破裂了。原因不重要,结果才值得警惕预防。

企查猫

中国房地产市场到底存不存在泡沫,实际上是不不需要争论的问题。即使那些坚决拥涨的人也承认存在钢泡,其实,世界上哪有不破的钢泡?最近,不断有人发布世界各地大城市的房价信息,从中,不谈收入情况,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已经跃居世界最高梯队,如果把收入加权进去,中国的老百姓差不多正承受着世界最高房价的压榨。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房价收入比作为判断房价泡沫的参数。世界银行制定的房价收入比标准是3-4:1,联合国人居中心的标准是5—6:1。不仅欧美国家,就连人口密度远高于我国的韩国、日本的房价收入比也比我国低下去很多。在首都首尔地区,人们大概是7.7年的收入能买套住宅,其他大城市为3.8年,中小城市为2.6年。在东京新建相当于我们90-100平的建筑面积的精装修公寓,售价为3000万日元左右,工薪族的房价收入比仅为4.5-5:1左右。

中国每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大家可以自己计算,但是多数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在12:1以上,很多大城市、中心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甚至达到了20:1以上。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不管是谁造成的,凡是违背规律的东西,凡是违背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被历史所唾弃。同样,楼市泡沫也逃避不了破裂的命运,只能说吹的越大,破裂的时候响声更大。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