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商业贿赂风波蔓延 利益格局将打破
2013-07-22 10:28:36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利益格局肯定要重新划分
“利益格局肯定是要重新划分的,至少在某些程度上要做出让步。”昨日,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就这一事件表示,“在外资制药面临专利到期、价格下调空间存在的前提下,一些既定的利益格局肯定会被打破。”
最直接的格局变化将最有可能出现在年内即将公布的新版医保目录上。
按照发改委既定工作计划,上一版2009年医保目录的品种更新将于年内完成并开始公布,随后将进行品种内医保目录的价格调整,而这个目录的调整将牵动外资制药最敏感的神经。
“国内目前两个大的药品目录,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虽然都是国家买单,但是对外资制药而言含金量相差悬殊。”前述外资制药公司大区销售经理说道。
以他所在的华中某城市而言,基本药物目录在招标采购中压价“惨烈”,由于品种和定价限制,销售量也并不大,尽管所在地区增补品种不少,但“医院采购有限,不如医保目录销量大而且稳定”。他说。
这一现状其实代表了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普遍现状,在医保目录稳定且高收益的“保护”下,进入目录是第一步,保证价格是第二步,完成了医保内的销售,基本上可以保证业绩没有大的波折。
但面对年内即将调整的新目录和随之而来的新价格,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外资药企大量即将或已经专利失效的药品,将很难以相同的理由进入医保目录或享受优待的价格保护。
2010~2015年间,国际上有近400种专利药物到期。全球权威医药健康咨询公司IMSHealth调研报告显示,全球前20大药企平均有35%的药品于2009~2013年到期。其中,2012年,被业界认为是专利药物的灾难年。在2013年,还将至少有15种药品专利到期。
据业内估计,2013年才是规模更大的专利到期的年份,这一过程将持续到2016年。据英国制药和生物科技行业预测及分析公司EvaluatePharma预测,2012年,专利药将面临351亿美元的损失,约合人民币2210亿元,而2011年这一数值仅为204亿美元。
“专利失效后,要么让国内制药企业仿制,要么原研制公司降低药品价格,二者只能选其一,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准则。”前述资深人士表示,“但放弃既得利益显然并不容易,但大趋势又不可更改,所以后面,外资药企中国化路径必须重新规划。”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