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油价下调基本无悬念 新机制“面纱”难掀开
2013-03-25 09:10:05 责任编辑:QZ098 来源:前瞻网
新机制何时掀开面纱
3月底国内油价下调已在预期之中,眼下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在于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是否会随之出台。
一直以来,新定价机制始终蒙着“面纱”。
“两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虽然透露了缩短调价周期、取消4%幅度限制的改革方向,但改革细则并未公布。对公众而言,新机制依然充满神秘。
记者了解到,市场对新机制有着多种畅想。
比较集中的看法是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即油价半月一调;也有猜测挂钩的原油品种会改变,“辛塔原油”或被“阿曼原油”所取代;甚至有猜测调价发布权将下放给第三方机构。
钱春潮认为,这些猜测都有一定道理。从去年开始中石油、中石化进口的原油已不再参照印尼的“辛塔原油”价格,相比之下,“阿曼原油”作为中东石油出口远东的重要价格参考,是比较合适的替代品种,同时阿曼也是我国重要的原油进口国。
在对新机制充满憧憬的同时,也有不少质疑声音存在,认为新机制是把双刃剑,当前与国际油价紧密挂钩并不一定是好事。
当前国际油价仍处于每桶90美元以上的高位,新机制此时出台或推高国内油价;此外,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中国需要自己的原油期货,作为国内成品油定价参考依据之一,否则,国内油价完全听命于国际市场,很可能危及我国能源安全。
“国内油价需要一段缓冲期来平抑国际市场非理性的波动。”钱春潮认为,国际油价受投机基金左右,两周内上涨10%的极端情况也可能出现,如果完全与国际油价挂钩,意味着国内消费者要为国际投机行为买单。
按照新的改革方向,后期国内油价调整将更频繁,与国际油价联动会更紧密。这要求新机制出台时需要伴随完善的配套政策。比如,当油价大幅上涨时,对农业、出租车等特殊群体应如何补贴;倘若油价跟涨不及时,炼油企业是否会享受税收减负等。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