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电商价格战:你掉进陷阱了吗?
2012-11-12 09:45:39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双十一”本不是“节”,后来过得人多了便成了“节”,而且这个节还不是一般的热闹,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这两天,很多人的钱包也许都遭劫了,耳边听到最多的话题也是“双十一,你购了吗?”
据前瞻网记者最新获悉,截止到今天凌晨0点,淘宝网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销售额191亿元。其中,天猫销售额132亿元,淘宝销售额59亿元。“双十一”的疯狂由此可见一斑。更有网民同时使用三台计算机参与“双十一”网购。
然而,你真的从中得到实惠了吗?还是掉进陷阱了?
有消费者反映,昨天上网抢购后发现,价格战中仍有猫腻。消费者李先生说,“我打算在京东商城买个内存,选购时产品是111元,下单时就变成139元了。”无独有偶,消费者王小姐也说,“之前看中了一件衣服,想着双十一打折时买,没想到价格和原来一样。”前瞻网记者了解到,京东、亚马逊及苏宁以往重点促销的笔记本、平板电脑、家电产品,在双十一价格战中的优惠幅度十分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看来,这次的价格战并不如大家想象当中那么货真价实。
“双十一”促销腾空出世,宛如神来之笔,创造了一个参与度极高的“消费节日”,却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实惠,反而成为商家们吸金的利器。我看应该叫“电商节日”更贴切些。
电商“双十一”卖一天顶一年。过度的依赖性,加之优惠幅度的不给力,为电商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当节日消费的光环逐渐淡去,供货厂商的腰包被榨干,电商凭借什么才能持续下去。只有脚踏实地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与供货商、服务商形成一条共赢的产业链条,让消费者长期受惠,才是长久之计。
都说消费者是上帝,可是电商却以“明降暗涨、先涨后折”欺骗了消费者。消费者们不是傻子,“狼来了”的故事能相信几次,这次信了,下次还能信吗?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成招荣:2025年中国售电公司主体类型和准入门槛 7大类主体,进入门槛一般【组图】
中国售电公司市场主体主要分为现有售电公司、大型发...[详细]
- 吴小燕:【最全】2025年中国电感器件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郑晨: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 穆晓菲:【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AI玩具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韩艳婷:预见2025:《2025年中国游戏产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2025年中国小家电行业进出口现状 中国是小家电出口大国【组图】
- 李灵卉:【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粉末冶金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佩娟: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产品布局分析 “妆字号”产品矩阵不断拓展【组图】
- 柯素芳:【干货】2025年汽车座椅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刘帅: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人工智能代理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