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二线城市住宅库存逆增 分析称非滞销
2012-10-18 11:05:09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监测显示,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全国20个大城市住宅库存环比(比上月)增长6%。与此同时,房企拿地热情日渐高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的库存逆增系“金九银十”房企推盘增加所致,并非滞销。而拿地的复苏则表明房企资金面得到缓解,对后市存有乐观预期。但受需求放缓和调控政策从紧影响,预计四季度房地产活跃度有限,市场将由惯性上涨转为盘整震荡。
一二线城市库存逆增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全国20大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8465万平方米,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23%,环比增长6%。专家指出,一二线城市改变了自2011年12月以来的下跌趋势,出现库存逆增现象。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的热度却在升温。链家地产研究数据表明,今年1-9月份,保利地产、碧桂园、富力地产、恒大地产、华润置地、金地集团、龙湖地产、世茂房地产、万科地产、中海地产10家一线房企的拿地金额已达到931亿元。
“一般来说,房企拿地和库存增多现象相悖,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张絮指出,一方面,虽然市场溢价率有所走高,但多为优质地块,整体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另一方面,资金面及销售较好的大型房企补仓迹象明显,而小房企则依旧以去库存为主,拿地参与度并不高。“从销售回款以及融资能力来看,实力房企都更胜一筹。尤其对于一线城市,地价水平较高,中小房企生存空间有限。”
“实力房企的战略考虑”
事实上,房企拿地是一种补库存的正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未来的供应缺口。而土地市场的活跃与否,也被认为是观察楼市冷热的一个窗口。
“拿地需求旺盛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库存减少,二是后市被看好。”张大伟说。
不少专家都表示,拿地复苏表明上半年房地产企业的“去库存化”取得了成效。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前三季度,以中端刚需为主的楼盘销售量不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面。而企业拿地也表明了有实力的房企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已在进行下一步战略考虑。(编注:据研究机构龙洲经讯估计,中国2.3亿城市家庭中,约有5000万个家庭的住房低于正常标准,这些住房往往缺乏供一家独用的卫生间和厨房。龙洲经讯说,在2030年之前中国每年还需要建设1000万套住房。另据搜房统计,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为30平方米,而一些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到2015年时本地的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约40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拿地“盛宴”中,品牌房企表现抢眼,这也标志着,大型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品牌溢价效应,面对市场波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中小房企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情况则面临考验,房企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拿地热的背后预示着库存逆增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目前的库存量增长主要是近期市场去化率减弱,‘金九银十’房企推盘增加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滞销。”张絮表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则提到,库存逆增与9月份市场预期差距太大有关。“房企为了能赶上这一传统销售旺季,加大了推盘量。而购房者受楼市持续调控的影响,看而不买,持续观望,造成了交易量相对疲软。”
事实上,据前瞻网记者了解,10月以来,这一现象已得到改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20个大城市的库存量为8420万平方米,相比9月末的水平,下降了1%,有13个城市库存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季度楼市趋活跃”
专家预计,三季度的房地产市场,在楼市持续调控与市场参与者的博弈中过去,四季度整体楼市量价将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10月份的市场受到9月份成交惯性的影响有所波动,但随着需求增速逐渐放缓,政策及信贷环境趋于稳定,新盘的去化率及二手房的新增客源量有所下降,整体市场将逐渐呈现不温不火的局面。”张絮说。
杨红旭也认为,尽管四季度楼市活跃度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创年内新高。“成交量将保持高位盘整和震荡,而从6月开始止跌反弹的价格,在四季度的涨幅将维持盘整格局。”
对于未来房企的主要任务,杨红旭称,目前楼市还没有到完全乐观的时候。大多数中小型房企还是应该以跑量为主,应该促销,以价换量。
专家同时提醒,业绩表现不同的房企,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库存积压比较严重的企业,应当尽早消化手中的库存,而之前去库存效果较好的房企应当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避免再次让库存“抬头”。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