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银行小微贷款出乱象 利息21%直追高利贷
2013-06-21 17:09:19 责任编辑:QZ112 来源:前瞻网
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无论是2009年,还是当前,这个21%的年利率水平都处在绝对的高位,几乎等同于民间的高利贷借款利息,由此看来,渣打银行所高调宣称的“体贴小微企业”,显得有些言不由衷。
就这个利率情况,记者咨询了一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王先生,在听到21%的年利率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银行贷款吧?银行哪有这么高的利率。” 对于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而言,王经理表示:“这个利率非常高”。
一位人士评价:“这近似民间借贷的高利贷水平,渣打的做法违背了银监会支持小微的规定”。
对民间借贷的利率,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商业银行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4倍的界定为高利贷,超过4倍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事实证明,渣打银行的贷款利率,不仅高,而且直逼高利贷水平。
那么,当前渣打银行的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的利率和手续费如何呢?
6月9日,记者走访了渣打银行广州分行,记者以客户身份向一位颜姓客户经理咨询贷款业务。在他提供的宣传单上显示,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的特点是,“企业无需提供抵押,贷款初始额度最高100万人民币,无需任何担保公司作担保,资料齐全最快10天可放款,申请贷款无需任何手续费”。
在利率方面,以100万元为例,颜经理告诉记者,贷12期则每期还款金额最高为9.3万元,记者换算后,得到其贷款年利率最高可达到20.7%。以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6%来计算,渣打银行的贷款利率高达国家基准利率的3.7倍。
据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一般而言,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都是在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小微企业有上浮50%的情况,这个要看企业自身情况,如果抵押不够,上浮就更多,因为银行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但一般不会出现基准利率上浮一倍的情况。现在,银行对国企的贷款连基准利率都达不到,更别说上浮,只有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勉强可以上浮到30%。
可见,渣打银行在利率方面并没有竞争优势。而渣打在宣传中或许也在有意回避其高利率,记者观察发现,不管是其官方网站、宣传手册,还是网点的宣传资料,都难觅其贷款利率的踪影。
相较中资银行:渣打银行当前并无优势
2003年,渣打银行率先在中国设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部门,这十年间,形势慢慢发生变化。
以前,由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成本高、风险难控高,而中资银行又忙着争夺大企业,忽视了小微企业。但近年来,银行对小微企业态度出现“大反转”,这种态度变化从“黑马科技”近几年的贷款经历里面有生动的体现。
马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中资银行不会做生意,以为挣大钱肯定比挣小钱好,小企业他们看不上。2009年时,渣打银行确实是第一个愿意给黑马科技放贷款的银行,马先生也急于和银行建立关系,从此开始了与渣打银行的合作。
而从去年以来,已经有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主动找上黑马科技,表示愿意给黑马科技提供贷款,并且与渣打相比利率低很多。其中,某国有银行给黑马科技贷款145万,半个月就批款到账,另外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批了180万贷款。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向小微企业不断倾斜,监管部门也在鼓励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中资银行纷纷融入小微企业市场,股份制银行中,如招商银行(600036)、平安银行(000001)、中信银行(601998)等均推出了无抵押贷款,放款速度也在加快;城商行中,如包商银行等也推出了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微业务贷款;而一向不愿意放低身段的国有银行也开始垂青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建设银行就推出“善融贷”。
银行间的小微企业争夺战愈演愈烈。“选择多了,”马先生说,“如果以前中资银行这样做,我们肯定不会找外资银行,外资银行东西贵大家都知道。”
日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了有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署名文章。他在文中指出,小微企业这片广阔的蓝海,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转型的普遍选择。在小微企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如何继续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监管部门和银行经营管理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对于渣打银行而言,现在或许就面临着诸多难题。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渣打中国小微贷款总量比2011年增长32%,其中,无抵押小额贷款余额比2011年增长26%。相比之下,光大银行(601818)和招商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两家银行的增速分别高达163%和104.91%。从绝对金额来看,2012年工商银行虽然增速仅为8.9%,但其以18400.76亿元的贷款余额高居榜首。
作为最早进入小微贷款市场的渣打银行,现在增速与中资银行比,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渣打银行对其小微企业业务的宣传一向高调,但这种态度与其实际数据是否匹配?在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争夺战中,渣打银行如何在其它银行的夹击中突围?
端午节前夕,记者就这一系列疑问致电渣打银行(中国)公关部负责人,但至今未得到任何正面回应。本报将对上述黑马科技和马先生在渣打银行的的贷款遭遇,进行连续追踪报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