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22日

产能过剩致供需矛盾 造船业利润大滑坡

 2011-12-30 16:31:14 责任编辑:QZ02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世界最大造船国家中国今年1-10月的订单同比减半,造船行业面临淘汰和重组。

衡量一国造船业的发展水平有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去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 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 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 万载重吨,三项指标均超过造船大国韩国和日本,列世界第一。然而,辉煌的数字与显赫的排名并不能掩盖深层的尴尬:虽然在规模上,我国造船业已是世界第一,但在科技实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造船业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今年,“大而不强”的种种弊端开始集中爆发,有分析认为,2012 年可能是我国造船业最艰难的一年。

盲目上产致行业举步维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造船市场需求旺盛,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大力建设造船厂,造成了地方造船厂大量涌现、我国造船业迅速扩张的局面。短暂繁荣后,隐患终于转化成危机爆发。造船厂的大量上马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去年,我国造船能力超过了6000 万载重吨,与全球新船需求量大致相当,产能明显过剩。同时,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船舶市场迅速降温,需求大量减少。今年,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造船厂求“单”若渴。据有关统计,今年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四成。由于新订单减少,浙江省北部地区24 家造船厂已有半数停工。

盲目上产不仅造成了行业供需矛盾尖锐,而且造成了全行业的结构性失衡。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国际航运市场有所反弹,我国造船企业抓住散货航运效益提升、国际市场散货船需求量上升的时机,大量接散货船订单。散货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我国造船厂在这方面一直占有优势。而到今年,全球船舶市场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集装箱船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需求量大增,特种船、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也大幅上升,全球船舶市场越来越显现出对技术、质量和品牌的要求。这方面,我国落在了日本和韩国的后面。日韩两国在深陷国际金融危机时,仍坚持开发高端船舶,紧紧抓住高端船舶订单。

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我国造船业结构的失衡,导致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企业面临严重困境。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约1/3 的造船厂未接到订单。大型造船厂还能勉强维持,中小型船厂则因技术劣势和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一些中小型造船厂因订单不足已濒临破产。

提振造船业困难重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受国内产能过剩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我国造船业可能会在2012 年经历最漫长的“寒冬”,而要提振行业则面临多方面的困难。

第一,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贸易萎缩,这使得全行业的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航运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造船企业仍面临很大的竞争风险。

第二,造船业将继续面临资金短缺、利润下降的窘境。造船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金融市场依赖性很强,人民币升值和偏紧的货币政策都将给造船业的发展造成不小的困扰。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我国的出口船单多以美元支付,这意味着我国造船企业利润因汇率变动而受损。即便有些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而用欧元结算,损失率也很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金融管理机构采取各项措施紧缩银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严重影响了造船业融资。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缩减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减少了造船厂的资金来源。利率上升则使造船厂的融资成本上升了5%~6%。在过去市场景气时,造船业的利润率甚至可高达30%,而现在,全行业总体利润率只在3%~5%。

企查猫

第三,钢材价格上涨的风险也阻碍了行业的回暖。造船周期一般在一年或一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钢材价格可能上涨。如果企业按合同签订之日的钢材市场价格估算成本而签单,可能面临其后钢材价格上涨的风险。一些大型造船厂能与钢厂签订固定价格供货合同,而小型造船厂无法与钢厂签订此类合同,一旦价格上涨,只能自我消化。另外,产品相似度高、人力成本上升、配套能力差、业务领域单一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造船企业恢复元气。

中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造船公司有1500家以上,年产能超过载重吨位1亿吨,预计今年的订单仅为产能的1/3,产能过剩是造船业存在的大问题。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