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碳税将计征 中国进口铁矿石成本或增185亿美元
2012-02-14 10:29:27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据悉,此前澳大利亚已经决定面向国内500家高碳排放企业征收碳税,税额为23澳元/吨,开征时间为今年的7月1日,分析称,碳税开征后将推高中国铁矿石进口成本超过185亿元。
澳大利亚的碳税方案在国际上评价甚高,认为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切实行动,但专家们亦担心,澳大利亚采矿企业的碳税成本可以轻易地转嫁给国外下游消费者。尤其是铁矿石行业。
不过,TSI指数中国区经理韩逊认为,今年铁矿石卖方强势地位不明显,“一方面是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矿山,供应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今年中国房地产、汽车行业的不景气预期,所以钢厂没有大量购买铁矿石的冲动。”韩逊称。
澳碳税或推高中国铁矿石进口成本
根据碳金融专家王毅刚的分析,仅以澳大利亚两大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与力拓(“两拓”)的碳税成本计算,中国铁矿石进口成本将增加185亿元。
185亿元怎样算出?王毅刚的计算方式为,“两拓”的碳税成本,乘以“两拓”铁矿石出口中国的比例,再除以中国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进口率。
首先,“两拓”的碳税成本。根据两公司网站提供的信息,必和必拓与力拓2010年的碳排放量分别为4700万吨、4340万吨,二者相加,乘以23澳元/吨碳税,再乘以6.8(近日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得出“两拓”的碳税成本为141亿元人民币。
“两拓”铁矿石有一半左右出口中国,中国进口的铁矿石有约38%来自澳大利亚,于是141亿元乘以50%,再除以38%,得到的结果是185亿元,这个数字为因“两拓”碳税成本,而使中国增加的铁矿石进口成本。
“澳大利亚利用其在铁矿石国际贸易中所占有的优势地位,可以轻易实现碳税税负的跨境转嫁。”王毅刚称。
虽然,澳大利亚碳税方案还将通过实施“就业和竞争力方案”,为排放密集的贸易竞争型行业提供94.5%或66%的补贴,但澳大利亚铁矿石行业不属于获得补贴的贸易竞争型行业,“贸易竞争型评估的标准:一是贸易比重在2004-2008年任一年里超过10%,二是证明无能力将成本因为国际竞争转移给消费者。铁矿石出口不符合第二个标准。”王毅刚表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显示,2011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较2010年多进口0.68亿吨,同比增长10.9%,钢铁行业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外汇约250亿美元。
“一旦澳大利亚开征碳税,‘两拓’必定涨价,巴西淡水河谷也会随之涨价,澳大利亚与巴西在铁矿石出口方面呈‘双头垄断’格局,市场缺口不是任何一家可以弥补的。”王毅刚表示。
“铁矿石会不会涨价,还要具体看谈判情况,其中关系复杂。”中创碳投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钱国强称。
除了碳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租赁税议案(Minerals Resource Rent Tax),有待今年在澳参议院通过施行,计划于今年7月1日开始,对铁矿石及煤炭企业的销售利润征收30%矿产资源租赁税。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租赁税的征收意向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5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提出拟面向大小矿商,征收税率高达40%的“资源租赁税”,以取代各州政府浮动在2%~10%的“特许开采税”,这引发了澳大利亚经济界以及政坛“地震”,陆克文也迫于压力辞职。
继任的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与矿商展开多轮谈判,提出新的矿产资源租赁税议案,对所有年度盈利超过7500万澳元的铁矿石和煤炭企业,征收30%矿产资源租赁税。
矿产资源租赁税一旦执行,将会对铁矿石、煤炭两种价格形成一定的高位支撑,将成本转嫁到下游消费者,“矿产资源租赁税相比碳税,对中国的影响不会更小,只会更大。”王毅刚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国铁矿石进口成本会增加,中国煤炭进口成本也会增加。
根据光大证券报告,由于碳税的增收,澳大利亚平均每吨煤税收增收碳税3澳元。201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3696.3万吨,2010年从澳大利亚煤炭进口量占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22.3%。
但是,“由于澳大利亚煤炭在对中国进口方面,没有明显的卖方优势,中国可以寻求替代进口国,中国煤炭自给率较高。”王毅刚指出。
可否借鉴为中国碳税切入口?
澳大利亚的碳税思路可以给中国带来启示,“中国政府在碳税设计上,对那些产能占世界产能比重较大、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替代产能的行业,可以有类似于澳大利亚碳税的国内碳税方案。”王毅刚指出。
澳大利亚碳排放占据全球1.5%份额,由于该国相对稀少的人口(2200万人),使其成为全球发达国家中,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国家,也使其面临来自国际的碳减排压力,该国由此提出碳税方案。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投投影机行业产业链由零部件供应环节、机器生产环节...[详细]
- 袁业:2025年全球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柔性OLED出货量增长迅速【组图】
- 刘帅:收藏!一文带你看2025年兰州市发展情况(经济篇)
- 施馨童:【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蒋金成:2025年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吴小燕:预见2025:《2025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全景图谱》
- 黄缨杰:【干货】个人冰雪装备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宁凯亮:2025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组图】
- 何乐:【最全】2025年重卡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李灵卉:【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