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3日

低价成“原罪” 中国机电出口走到十字路口

 2011-12-23 18:48:09 责任编辑:QZ02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2011年,中国机电出口遭遇各种状况,而一个“低”字去可以概括整个市场形势。

中国机电产品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曾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过去几年中,经常有人以此诟病。应该肯定的是,跟自己比、跟过去比,我们的产品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比如说奇瑞汽车在印尼、巴西等国家获得好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日渐提升。但是,从工程机械、汽车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来看,还是集中在俄罗斯、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价格优势还是中国机电产品的主要优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装载机出口的平均单价为4.18万美元/台,比2010年同期的3.42万美元/台提高了0.76万美元;上半年推土机出口的平均单价为10.44万美元/台,比2010年同期的9.2万美元/台,提高了1.24万美元等。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但就目前形势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出口产品中中低档产品仍占较大比重。

汽车行业先抛开价格不论,就说说出口产品占总产量的比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全年出口汽车有望超过80万辆,跟2010年的58万辆相比无疑是有很大进步的;但在全年总产量中的比例,也只不过是从不到3%提高到4%。而看看其他国家,德国、日本、韩国等汽车生产大国出口量占全部产量的比重分别为75%、65%和50%,甚至巴西都达20%以上,咱们的这个比重,太低。

就这样一个出口量、这样一个比例,竞争却十分激烈。2011年8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行了“中国汽车出口企业信用评价颁证仪式”。对于这件事,从正面看,可以说中国汽车出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反面看,也可以说有些问题再不妥善解决一下就真不像话了。

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也就是近来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双反”事件。通过这件事,可以提醒我们有些企业,不限于光伏产业:靠低价打败竞争对手、占领市场的美梦,是时候醒一醒了。

企查猫

从某种意义上讲,低价也是一种原罪。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物美价廉当然是理想中的首选;但从产业的角度考虑,如果一味地靠价格去压制别人、整垮对手,似乎跟“先杀了你,然后我再自杀”的做法有些雷同。而且,出口毕竟是在人家的主场,共存共赢才会有长远的发展,“护犊”的道理谁都明白。更何况,中国机电产品的低价优势也并非可持续的,廉价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丧失,原材料成本日渐走高,人民币也在升值。只是,如此浅显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中国机电出口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调整”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关键词。近日,商务部提出了促进机电产品进口的策略:优化进口结构,减少进口环节和手续,提高进口的通关效率等。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