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5日

排放法规趋紧 船用发动机市场面临变革

 2011-12-14 15:43:05 责任编辑:QZ026 来源:前瞻网

受制于人

随着我国造船地位的上升,中国造船厂承接了大量国外订单。但按照惯例,作为整船核心部件的发动机,都由国外船东指定采购。

黄海造船厂一工作人员也证实,该厂承接的国外造船订单,“大都指定必须购置国外制造的发动机”。

对于这种“指定采购”,潍柴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国内船用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并不亚于国外品牌,但往往遭遇“指定采购”这一非技术性的不正当竞争壁垒。这不仅使得国内发动机制造企业无法从国内船企的大笔国外订单中分一杯羹,国内船企也不得不面临高成本采购压力和后续质量风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机械设备行业研究员分析,柴油主机是民用船舶中价值最高的配套设备,一般占总船价的10%左右。但由于船用柴油机的核心技术被MAN和瓦锡兰这两大巨头掌握着,包括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旗下的中国柴油机生产厂都要向两巨头购买专利,以获取授权生产资格。

据了解,对于按国外许可证技术生产的发动机需要由许可证出让方提供技术升级(目前占远洋船舶的90%)。

技术升级还可以从许可证商手里得到实惠。比如,一家许可证生产企业如果要改进品牌机的技术,要事先得到许可证商的同意,并允许其他许可证企业共享。作为技术的贡献者,此企业会得到许可证费用的优惠作为改进技术的奖励,如费用从10%降到7%。这样,许可证商既可以从其他许可证企业那里得到回报,又通过技术改进在与其他品牌竞争中占据优势。这是一种共赢的模式,但是,目前只有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有过贡献,许可证费用有所降低。

企查猫

“我国船用发动机领域的薄弱,和我国造船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加强话语权,通过自主研发提高我国船用发动机的整体发展水平显得尤为急迫。

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在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和工艺上,进一步提高国产化率,降低对进关键配套件进口的依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国产化部件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以适应越来越严格的船舶排放法规的要求。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