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0月13日

云南白药 那些因配方保密而逃脱的监管

 2013-04-15 14:29:56 责任编辑:QZ112 来源:前瞻网

“国家保密配方能为企业带来自主定价权、专利保护,获得较高利润率。”方永圣说。科普作家方舟子也撰文表示,“国家保密配方”是云南白药营销的噱头。“当年和云南白药一起列为‘国家保密方’的中成药中,包括片仔癀(116.02,0.00,0.00%)等均在其说明书上注明了主要成分,仅有云南白药不在国内公开成分,商业利润才是其坚守的根本逻辑”。

跨界之殇:多元化发展举步维艰

多年跟踪研究云南白药的重庆投资者德荣认为,云南白药成分披露一事很可能使其产品在拓展国际市场上遇阻。

云南白药2012年年报数据对此有所佐证,报告期内海外业务净利润为402万元,同比下滑高达50.43%。

该年报还显示,2012年云南白药共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9%;净利润15亿元,增幅为30.69%。这一业绩并不算差,不过记者发现,2010年,云南白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0.5%和53.41%;2011年,营收同比增幅下滑至12%,净利润同比增幅也降至30%。

“实际上自2008年以来,云南白药营收增长速度便呈下降趋势,但它通过降低成本及费用和高毛利率产品的销售,保证了净利润连年增长,这一模式如果缺少接棒产品,便很难持续。”德荣说。

令人忧心的是,云南白药的接棒产品同样面临诸多考验。“公司颇为看重的大健康战略目前仅有白药牙膏表现亮眼,此前跨界的房地产业务以转让收场,同时,传统明星产品的净利润也在逐年下滑,这些基本面很可能拖垮业绩的增长。”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云南白药集团自2004年跨越药品事业进入日化领域,推出云南白药牙膏,并依靠“大广告、大终端、大品牌、高价位”的操作模式取得成功。不过云南白药集团旗下的养元青洗发水、采之汲面膜、千草堂沐浴露却举步维艰。

该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大健康业务在营业总收入中占比13%,净利润占比近23%。据报道,其中牙膏在大健康业务的销售收入中贡献了95%以上。

委托加工:高增长伴生质量隐忧

云南白药不得不重视的另一问题是,近年频频因产品质量等问题登上各地食药监局黑榜所带来的来自基药市场的损失。

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近5年内云南白药因药品质量、夸大广告疗效等问题登上多地食药监局黑榜至少为10次。今年1月,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便发文称,由于云南白药胶囊在川被检出水分不合格,取消了其在川基本药物中标资格及集中上网采购资格,并将企业列入“黑名单”。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云南白药频陷“黑榜门”的背后是委托加工模式在发酵。以云南白药透皮剂为例,其自有产能在无锡有生产基地,委托加工产能则分布在常州和青岛。

“委托加工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该模式有利于药企在短期内快速、低成本地高增长,但也容易形成依赖,同时药品安全工作也会鞭长莫及。”德荣说。

企查猫

事实上,这一加工模式的弊端云南白药早有洞悉。其在2008年的《公开定增预案》中也提到,“轻资产发展、委托生产是公司过去几年中快速发展的重要策略,随着公司销售的快速增长,及国家对药品委托生产的限制,产能颈问题日益突出,故拟通过募资投资整体搬迁项目”。

不过,遗憾的是这一潜在的变革却在当年因“百亿销售目标”有所放缓。此后,云南白药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强产品质量的管控,并将部分子公司改为生产车间,增强管控力度,不过依然难挡扑面而来的质量问题。

记者此前多次致电公司董秘办,对方表示,公司就产品成分等相关问题发布了公告,以此为准,其他问题并未给予回应。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