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17日

制造业空心化危机加剧 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2012-09-06 11:32:59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今年以来,国内制造业利润水平创历史新低,被贴上“给银行打工”标签。近日出炉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报为其言论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在245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较2011年同期下降1.54%之际,银行业表现抢眼,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5452.29亿元,占比高达53.57%。

以上数据为我们勾勒了上市公司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实体经济利润率一再降低,多数企业挣扎在高原料、高劳动力和高资金的生死线上,嗷嗷待哺;金融业却一枝独秀,赚得盆满钵满。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利率的非市场化限制了企业、融资方的议价能力,而2011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又进一步提高了银行的议价能力和强势地位。

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利润悬殊,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贺俊看来,这个问题与其说反映了金融业利润高的问题,不如说反映了制造业利润率下降的问题。

“银行利润高和占比多是两个问题,银行占比提升主要是因实体企业的利润下降了。”据贺俊介绍,根据他们的调研来看,目前制造业的毛利润只有3%~5%,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很多企业比2008年还要低。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也显示,5年来,今年是制造业利润占比降幅最大的一次,5家商业银行占500强利润比例首次超过制造业。制造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效益鸿沟继续扩大,制造业现空心化隐忧。

无论何种原因,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业利润远超其本体行业这种现象是需要警惕的,长期发展必将导致中国经济虚重实轻。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实体经济“哀鸿遍野”的大背景下,金融业依旧保持高额利润,说明整个经济体系有些畸形。

王剑辉也表示,这种现象不正常。利润大量向银行集中,会消弱实体经济的财富积累,致使实体企业缺乏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动力。“一旦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以实体经济为生存和发展基础的银行业利润也会瞬间化为乌有。”

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盈利水平的悬殊,将会诱使民间资金不断弃实投虚,加剧实体经济的空心化、虚拟经济的膨胀以及整个经济体系的泡沫化。长此以来,不仅严重伤害实体经济,而且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某银行负责人谈起银行高利润的问题,却一脸的委屈,他抱怨道,“利润高我们又没有装入自己的腰包,按照比例我们上缴给国家了。再说银行利润高有什么不好?银行利润差才是整个经济的灾难,金融业不稳,整个经济都会崩溃。”

王剑辉对此观点不以为然,“即使他说的是真的,利润上缴给国家,让国家进行财富再分配,但实际上国家单一的分配与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相对而言,市场化的分配更合理、更及时些。”

“与其让利润上缴国家,让国家重新进行财富的分配。不如在银行和企业打交道的第一环节,银行就直接让利于企业。企业直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方式更快、更有效。”王剑辉说。

相应的改革已经启动:自今年6月8日起,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我们的压力正在增加,议价能力正在消弱,以前很多不入眼的项目现在要重新考虑。”上述银行负责人说。

企查猫

但王剑辉并不乐观,他表示,金融业垄断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制度转换不可能马上完成。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还未结束,政府不敢做很大胆的尝试,与其他风险相比,政府更担心国内爆发类似欧美的金融危机,一切还以稳定为主。

贺俊也指出,与2008年主要是受到外部冲击不同,今年工业经济困难很可能是长期的问题。“阿迪达斯关闭中国工厂,富士康大规模启动机器人,背后反映的是制造业技术范式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面临挑战以及制造业重新布局的问题。国家宏观政策或会短时改变现时的困难,但从长远看,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背后的根源。”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