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明朗让民间资本止步教育
2012-08-25 10:10:54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投资机会
在现有政策环境下,目前教育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应该寻找那些公共投入不足的领域进行投资,例如学前教育;还有严格限制公立学校进入的诸如补习班在内的影子教育系统,还有一些企业职业培训等领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曾晓东建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表示,学前教育的投资前景更大,因为学前教育需要的投资规模相对比较小,办学方式也更为灵活;而高等教育在投资总量上要大很多。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目前,学前教育的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30%,领军教育企业的毛利率一般可达40%~50%;职业培训的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35%,其领军企业的毛利率甚至可到50%~60%,远远高出其他行业。
不过,马自雄也提醒说,民营资本在进入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政策风险,目前政策的延续性,未来可能产生的政策变化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
他回顾自己在金桥学校这十年经历中受到大大小小的政策冲击就不下5次。“2007年《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国家对全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实行全免,同时加大对公办学校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后来又推行了所谓‘高位均衡’,当时这是个好事情,但是从客观上对民办学校产生很大的冲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并没有对民办学校有一分钱的投入。”
以目前的学前教育为例,过去几年在国家对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不少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并得到不错的发展,诸如红黄蓝、艾毅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也成为学前教育市场的强劲新生力量。
但随着“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尽管在意见中仍明确表示“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但同时还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并将扶持民办幼儿园的重心明确为“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对此表示,近一两年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公立幼儿园的投入,在民办幼儿园方面,不少地方甚至设置了准入门槛——即减少审批新建中高端公立园,并通过限价的方式发展民办普惠园。这种来自政府层面的制约就导致不少定位于中高端的品牌幼教机构在异地扩张中遭遇很大阻力。
除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也有空间,关键要与公立学校做好区别,目前公立学校办学相对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高等教育方面,除了投资资金量要求比较大,也更需要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储朝晖表示。
不过,马自雄也提醒后来者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现阶段的办学压力和办学成本都与以前不一样了。而且以前民办学校的优势在于办学思路、教学环境以及硬件投入等方面,这几年随着公立学校投资加大,民资优势丧失,只能通过灵活的机制来弥补。”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