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7日

李宁首现亏损 本土体育品牌去库存之路漫漫

 2012-08-24 08:10:58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库存问题已成国内体育产业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俨然,去库存已成了一场比奥运会更残酷的“体育赛事”。

前瞻经济学人

中国体育产业面临库存危机

库存问题已成国内体育产业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俨然,去库存已成了一场比奥运会更残酷的“体育赛事”。

尽管近期不时出现反弹之势,但至少从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期业绩报告看,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春天似乎仍远。

截至昨日,在港上市的五家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中报已悉数出炉。除未将自己定位为运动品牌的特步外,其余四家的营收与净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李宁公司的净利降幅最大,达到84.9%。

与此同时,李宁公司还拉响了全年预亏的警报,令市场大感意外。若警报最终成为现实,这将是这家以昔日体操王子——李宁为名的公司,自2004年6月香港挂牌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市场人士指出,行业龙头李宁公司的预亏警报意味着,本土体育品牌零售商的库存危机仍未见底;在该行业调整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出局。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李宁公司股价昨日盘中一度跌近7%,最终收跌3.84%。从2008年8月8日李宁飞天点燃北京奥运会火炬,至如今伦敦奥运会刚刚闭幕,4年间,李宁公司市值蒸发约76%。

纵观其他几家体育用品股,其股价表现也可谓惨不忍睹。年初至今,安踏跌54%,匹克、361度、李宁公司跌幅也超过四成。

去库存之路仍漫漫

根据中报,李宁公司、安踏、匹克的存货量仍在上升,截至6月底分别为11.38亿元、6.28亿元、5.29亿元;特步和361度则有所减少,分别跌至7.01亿元、3.66亿元。

自2011年年初开始,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库存危机便被广为关注。最近,最一针见血的一则报道是,在全球竞争中,李宁公司等中国体育产业业者为了避开耐克与阿迪达斯的夹击,放弃高端产品,全力进攻中国的中产阶层的中端消费;没想到市场往两边挤压,高端与低端都被耐克与阿迪达斯抢走了,如今中国体育产业面临库存危机。俨然,去库存已成了一场比奥运会更残酷的“体育赛事”。

根据中报,李宁公司、安踏、匹克的存货量仍在上升,截至6月底分别为11.38亿元、6.28亿元、5.29亿元;特步和361度(01361.HK)则有所减少,分别跌至7.01亿元、3.66亿元。

雪上加霜的是,上半年,各家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均在上升,其中匹克由去年上半年的49天急升至86天。显然,去库存之路仍漫漫。

匹克首席执行长许志华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便提到,目前终端零售的最重要任务仍是清理存货。

许志华指出,匹克第一季度同店销售持平,第二季度部分门店则下跌18.5%,“目前终端销售情况仍然处于困难时期,相信下半年不会有明显好转,明年上半年才有改善可能性。”

在昨天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金珍君也强调,行业不如年初预期那样理想,上半年渠道库存压力加剧,去库存的力度仍不足。

李宁公司已有新动作,其于昨日宣布,今后不再公布订货会的订货情况。招商证券(香港)分析师赵晓认为,这是因为李宁公司试图从批发模式向零售模式转变,“这一转变有助于品牌控制库存”。(研究分析,国内服装企业在销售渠道中普遍运用“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的分销模式,代理商往往订购较多的商品以备断货,品牌商也储存较多的商品以备补货,这种双方面需求扩大的“假象”最终在行业寒冬来临之际,给库存造成了压力。)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为清理库存,在此前订货会的基础上,李宁公司继续减少了今年三四季度的订货量。

特步、匹克等公司也在下调订货量。其中,特步2013年首季订货会销售订单金额(按批发价格计算),相比今年同期跌约15%至20%;同时将提供予分销商的批发折扣,从今年建议零售价的60%,调整至建议零售价的62%。匹克提供给分销商的折扣则由4折扩大至3.9折,其2013年首季订货会销售订单金额与去年同期持平。

企查猫

体育营销专家、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长张庆断言,体育用品行业高库存情况,至少还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特步行政总裁丁水波分析,整个行业面临高库存的挑战,盈利增速还远未见底,预计直至明年下半年才可企稳回升。

许志华说,自己现在关注的是,明年下半年销售能否回升,若回升,则可能是行业见底回升信号。眼下,匹克正在计划把存货转往海外销售。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