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7日

稀土走私猖獗 走私量是正常出口的120%

 2012-08-09 10:01:17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国内稀土走势屡禁不止,近期开始出现走私原矿的形势。2011年海外稀土进口统计是中国海关出口统计的1.2倍,也就是说走私量是正常出口的120%。

前瞻经济学人

国内稀土走私屡禁不止,近期开始出现走私原矿的形势

国内稀土走私屡禁不止,近期开始出现走私原矿的形势。据前瞻网记者获悉,尽管目前在海关的统计中稀土出口量正在萎缩,但国外的稀土供应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事实上,大量的稀土正在通过非正常的渠道源源不断向国外输出。值得注意的是,稀土非法出口开始出现从之前的金属和氧化物成品逐步转向原矿出口的迹象。

现状

走私猖獗 稀土原矿成走私“新宠”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8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会议上表示,我国的稀土行业长期存在超计划生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走私犯罪现象,去年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开展了稀土生产、环保活动,查获稀土走私案件10余起。

除了环境污染外,稀土走私无疑是困扰稀土行业的最大一个“顽疾”。前瞻网记者获悉,目前从海关统计上来看稀土出口量正在萎缩,但国外的稀土供应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事实上,大量的稀土正在通过非正常的渠道源源不断向国外输出。值得注意的是,稀土非法出口开始出现从之前的金属和氧化物成品逐步转向原矿出口的迹象。

“上半年的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没有具体统计,但是保守估计应该有好几千吨。”上述人士透露。令他更为担心的是,这些非法出口的原矿产品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南方离子型矿产品,而这些原矿产品在我国储量非常稀少,且更具战略意义,一旦被大量非法出口,对我国环境和资源保护都将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后果不堪设想。

上述人士透露,自一季度国家收紧稀土政策,加上受到稀土专用发票即出的影响,国内大量私采滥挖的原矿开始没有“出路”,很多矿主开始低价抛货,这些“黑户”稀土的价格压得很低。也正是因为这样,走私成了这些“黑户”新的“出路”,高额的利润和充足货源也让很多人铤而走险,并且走私的手段层出不穷。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这些新的手段中,有的原矿通过集装箱走私到香港或者从福建转往台湾进行转口,最终流向日本、越南等地进行分离冶炼。

由于走私的存在,今年中国部分稀土产品出口到日本的数据也印证了来自日本的需求正在大幅减少。据前瞻网记者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日本氧化镧699吨左右,今年上半年该数据为140吨,同比下降了80%左右;201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日本氧化钕大约为230吨,今年该数据为12.2吨,同比下降近95%。

“稀土走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稀土协会秘书长马荣璋8日说,在他看来,从去年开始海关统计稀土出口量都在下降,这其中除了稀土价格上涨抑制稀土需求、国外用户有足够的储备、美国开始生产并占有部分国际市场外,走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011年海外稀土进口统计是中国海关出口统计的1.2倍,也就是说走私量是正常出口的120%,走私十分猖獗”。

马荣璋表示,全球市场对稀土总需求大约为12万至14万吨,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生产指标基本稳定在9万吨,从生产指标本身来看,国外市场对中国稀土的需求容量稳定在4万吨左右,中国稀土每年的配额在3万吨左右,而中国实际出口稀土不到2万吨,对于去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没有用完,除了稀土价格涨幅较大外,走私是重要原因。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的稀土走私与去年相比有增无减。2011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是30184吨,但实际出口仅使 用 了18600吨 ,占 配 额 总 量 的61 .6%。据估算,今年的出口配额是31130吨。马荣璋说,今年上半年实际出口稀土5000吨左右。按照目前的出口数据来看,今年配额还会有相当部分的浪费,这同时也印证了稀土走私有愈演愈烈之势。

可以说配额制度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国外用户从中国获得稀土产品,由于走私的存在,使得稀土配额制陷入“空转”的尴尬境地。

危害

中重稀土珍稀 走私危害严重

中重稀土为什么成走私“新宠”?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其背后真正的原因还是各地原矿开采秩序混乱,私采乱挖屡禁不止的现状。相比较正规的原矿生产,这些矿不用缴纳高额的矿产资源税、增值税等税费,也没有开采量的控制,所以成本非常低,因为在国内无法顺利销售,走私商在矿主手中收矿的价格也非常低,所以走私出口的利润非常惊人。

企查猫

资料显示,全球70%以上重稀土都分布在中国。重稀土不仅储量少,缺口大,可替代性也小,是名副其实的稀土中的稀缺品。我国重稀土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方地区,易采、易提取,是我国南方地区独有的珍稀矿种,其中铽和镝等重稀土元素仅能开采30年。根据我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按照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前瞻网记者了解到,海关总署早在2005年就将稀土原矿等列入禁止出口目录。2009年底,工信部发布的《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未来6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的总量将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继续禁止出口稀土初级材料。

中重稀土原矿产品走私,无论是对于稀土产业的战略安全,还是海关出口监管都极具“威胁性”。一位稀土业界人士表示,除了资源本身非常珍贵外,南方稀土矿开采本身就存在管理难度大、分散等特点,特别是私采乱挖的现象非常严重,不仅污染环境,同时将会给本来就艰难的稀土整合增添难度。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