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6日

夹缝中顽强生存的农业上市企业

 2013-08-15 15:10:07 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得一大笔资金,摆脱资金困境。同时,通过上市,企业运营及管理也得到规范化、透明化治理,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经营水平。

(文  陈少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不足曾是构成我国高通胀的首要原因,而资金不足又是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一大突出问题。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国情下,农业不发展,农民收入不增加,宏观经济就缺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利用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募集农业发展资金,是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截至2012年底,沪深两市共有农业类及农产品加工上市公司(包括食品、饮料、木材、家具、纺织品、纸类品加工)260家,占比10.49%;总市值1.67万亿元,占比7.99%。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经上市了大豆、玉米、早籼稻、小麦、菜籽油、棉花等13个农产品期货品种,占已上市商品期货品种总数的近一半。

资金短缺制约农企发展

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都能利用好资本市场,只要找准地方经济的特色资源与自身优势,将它们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找准突破点,就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我国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美称的海南为例,其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南繁等都是其特色与优势,但在扩大企业规模过程中,都受到资金短缺的影响。

海南农业坐拥许多独特优势资源,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海南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足、辐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

“我们公司想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做肉产品加工厂和饲料厂,但是算了下,需要6亿元的资金。”海南某畜牧业公司董事长说:“而我们现在每年的利润才3000万元,如果单靠公司自身的资金积累,这需要20年。”

而从事蔬菜业的一家公司也在扩大规模中碰到了资金瓶颈。该公司董事总经理表示,公司现在主要从事蔬菜种植、批发和销售,要做深加工方面,还需要2个多亿元的资金,但由于没有担保,很难从银行贷款。

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是自有资金、银行和民间借贷。由于农业本身就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同时还必须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导致农业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困难重重,现有的融资渠道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

各方扶持助农企依托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也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企业应该以宽广的视野,在资本市场中寻找资金。数据显示,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得一大笔资金,摆脱资金困境。同时,通过上市,企业运营及管理也得到规范化、透明化,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经营水平。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去年底的“风险管理与农业”高端论坛上介绍说,证监会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对接:

一是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拓宽市场的包容性和覆盖面,开发出更多宜农惠农的证券期货产品;

二是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推动有利于产业整合升级的并购重组;

三是推动科技、创意、资本与农业的全面对接,健全有利于农业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

四是根据农产品现货市场特性及变化情况,做精做细已上市期货,研究推出新型避险工具,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农产品定价体系。

企查猫

据新华网报道,深交所现有的1537家上市公司中,农林牧渔企业只有31家,而且这些企业与国外农业龙头企业相比,实力很弱。如在深交所上市的8家种子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总共只有2亿元,而国外大企业往往在10亿美元以上。

当然,上市也不是免费的午餐。资本市场有自身的游戏规则,企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不是短期跑多快。例如,万福生科,上市不足一年被曝出在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导致成绩由红翻绿,出现亏损。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