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三大策略 提升产业社区的综合服务配套

分享到:
20 王旭 • 2022-07-28 19:10:5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860G0

1

产业社区是以产业为基础,融入城市生活等功能,产业要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集聚区。产业社区具有“产业”和“社区”的双重属性,产业聚集了大量就业人才,是社区形成的基础,而社区通过搭建产业主体和就业人才的社群平台,打造生态、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进一步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

产业社区改变了原有单一的产业空间发展观念,更多地面向了城市的需要、人性的需要,它更符合日常所见的生活空间。其区别或进步于工业园、产业园区之处在于,产业社区将产业反映的空间形态与城市的各个层面融合起来,企业生态更多元、空间更开放、社群交流更活跃,是产城布局的创新空间模式。

传统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

1、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低,未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我国的产业园区现阶段摆脱了大杂烩式的粗放发展,但企业间各自为战,产业链效应尚未形成,处于有产业无集群的状态。许多园区在吸引企业方面盲目追求数量,却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及相互渗透性,没有适当引进上下游企业,产生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使园区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2、园区服务性配套较差,产业及生活服务配套不足。大多数园区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只注重发展核心产业本身,对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服务产业配套建设遗留了一些缺陷,对产业自身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创新能力和技术原创性较差,同时跟产业相关的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市场营销、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方面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在园区的综合服务配套上,相应的公寓、宿舍等生活服务设施较为陈旧,商业、文体、娱乐等休闲性设施配套不足,难以满足产业人口的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服务。

3、园区建筑形态单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大多数传统园区在外观形态上呈现同质化,低矮的建筑群,灰白等暗色系色调,建筑物彼此几乎没有连接,园区通过一排树木与道路分开,停车位等无序分布,绿化率通常较低,跟城市也几乎没有连接,整体给人感觉是压抑的、昏暗的状态。

4、园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落后,数智化水平较低。大多数园区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同时,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

综上,传统产业园区在产业服务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建筑形态、空间规划以及园区数智化管理水平方面较为落后,而新型产业社区正是在传统园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更新,坚持以人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提升与产业相关的综合服务配套,实现 “产业+生活”融合互动良性发展。

新型产业社区服务配套提升的三项措施

1、加强生产性服务配套供给

随着产业门类、业务范畴不断拓展,企业服务配套需求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均有增加,主要表现在科技研发平台、商务配套、运营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科技研发平台包含企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数据中心;商务配套包含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共享办公空间、企业展示中心、金融服务机构、商务酒店、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

2、提升生活服务配套品质

根据产业人口特点,产业社区的服务设施需要不断更新,与城市服务配套接轨,更好服务社区内的产业人口,宜强化商业、文体、娱乐、居住等休闲设施配置。从传统的员工食堂优化为特色商业食街、中小型超市,并在园区内点状布局自动化服务驿站,以自动售卖机、无人便利站等为主。配备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按需配置养育托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此外,还需注重产业社区住宅配套,从传统的集体宿舍提升为人才驿站、公寓等多样化的居住产品。另外,完善园区公共交通配置,方便园区人口的出行。

3、引入数智化园区管理模式

以人的需求作为园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利用物联网和AI技术从个体延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完美协调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三方关系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发展。产业社区的数智化管理要在建设过程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园区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需要高效智能的管理、节省成本、绿色低碳、提升经济增长;从企业的角度看需要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收益满足企业基本服务,例如:财务税收、工商注册、融资担保等服务;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舒适惬意的办公环境,有完善的工作生活配套设施。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3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王旭
产业规划师
8173
关注
3
文章
3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