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好医保凭什么成为爆款

分享到:
20 衣公子的剑 • 2020-05-28 15:06:37  来源:衣公子的剑 E7750G0

2

作者|衣公子 来源|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

病有所医,是世界难题。

医改十年,中国建成基本医疗制度,覆盖了全国13.5亿人口,已经算得上世界奇迹。但是,基本医保的定位是“广覆盖、保基本”。医疗支出中,个人自费负担重,依旧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4年前,卫计委的的一份统计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贫困户总数的42%。2年前疯狂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再次引发这样的讨论:是病毒,还是2万/天的ICU费用,吞噬了我们对生活的信念?

加大商业保险对医疗保障的补充,是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提高医疗保障度、民众寻求多元保障的普遍模式。那么,目前中国商业保险对医疗的补充作用究竟几何?

图:中国医疗市场支付结构,中再寿险相关研究报告

根据《2017-2022年中国寿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国内人均保单张数为0.31张,而发达经济体在0.87-2.0之间。

再看看监管机构银保监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为3046.07元,保险深度为(保费收入/GDP)为4.3%。这两项数字在发达经济体分别为3000美元和7.8%。如果单看和医疗最紧密的寿险,我国寿险深度和密度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67.4%和54%。

一言以蔽之,在医疗领域,商业保险作为对抗风险最好的工具,目前发挥的作用太有限了。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在金融产品中,做贷款最容易——贷款是先让用户花钱(开心),再让用户还本付息(痛苦)。而做保险最难——用户交钱在先,保障在后(说不定还用不上)。

在中国,做保险更是难上加难。

自1996年起,中国保险行业开启了黄金20年,保险市场规模飞速增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风险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在成为未来最大的健康保险市场。但保险行业仍然存在不少提升空间——保险价格高、条款复杂难懂、理赔流程冗长,人们的保险意识亟待加强……

怎么在传统保险产品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让健康险真正普及?

2018年上半年,作为互联网平台的支付宝,和在传统保险领跑的人保健康一起开始探索。当年5月,双方联手开发的好医保长期医疗险在支付宝上线,成为当时国内首款保证6年续保的长期医疗险,并迅速走红成为“爆款”。

而好医保的诞生,克服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找回长期价值。人会不会生病,是一个长期的风险,但是市场上的医疗险大多数都是一年一买。用户难免有这样的顾虑:现在健康的我是顺利投保了,可是如果明年身体有异样或者公司体检发现问题,正当需要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万一不能续保,那岂不是坑人?

市场上,民众对于百万医疗险最大的顾虑是:短期险会停售,短期险会涨价。

基于用户这样的顾虑,好医保也立了初心,给用户一个长久的承诺,在不放心的世界里守护住一点点放心。

好医保的保证连续6年续保,无疑是当时医疗险的一个不小创新。

商鞅变法就是从徙木立信开始。好医保要给用户信任感,必须设计出长续保的产品。好医保一开始把承诺续保期设置为五年。这在健康险中,已经是极限。原因在于,健康险的底层是医疗技术。五年时间,对于一项疾病的治疗足够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目前来看,同样一个病,五年前和五年后治法、用药、费用,完全不一样。

最终,好医保上线,承诺续保期再拉长到6年,这意味着,一款健康险,你可以按相同的费率至少投保6年。

要克服的第二大难题,是如何从用户出发。保险公司设计保险产品往往是从专业和风险出发,其首要目标是保证产品能够长久的、稳定的、有效的运行下去,当然,这也是对客户最大保护。支付宝是互联网企业,崇尚用户体验第一。那么,在保证产品稳定长久运营的基础上,能不能把用户体验再提高一些?

好医保可以看作这两者经营哲学交锋的产物。

就拿文本条款来说。

保险的条款,非常法律化,用词专业,逻辑联系强,不能有歧义,但是缺点是,阅读门槛高,作为一名普通民众,理解透彻很困难。银保监作过调查,32.5%的受访者表示个人缺乏保险相关知识,难以理解保险条款是决定投保的最大障碍。

好医保产品设计之初,支付宝和人保健康就一起立下Flag,不要粗暴地丢给用户一个30页的文本,而要做一个不懂保险的人都能看懂的内容。

但好医保也不能突破保险销售整体的严格规范,不能因为文本表达过于随意化,导致和合同约定理解偏差,造成销售误导。因为,既要符合规范,明确定义,又要最大程度方便用户读懂。况且,保险条款很难改,逻辑联系太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人保健康和蚂蚁金服都费了很大力,投入了无数资源。

一个健康告知,优化了至少三遍。修改中,好医保反复去和医生聊,去熟悉医生怎么和患者表达。最终呈现的版本,让用户去看,“只要你得过这个病,你一定看得出来也看得明白”。

世界保险大佬格林伯格,花了17年让友邦重回中国,谈起这段经历,他自己的总结:对于中国人来说,耐心要比压力更有效。

的确,人类商业史告诉我们,PPT上谈兵总是容易,但是把每一项创新落到实处,需要的是耐心、决心和智慧。

没有一样变更是轻松的。比如听起来颇为简单的客服。

传统保险的客服时间是“早九晚九”。但是,线上消费经常发生在深夜。薇娅和李佳琪选在深夜直播带货,就是这个原因。人保在拥抱数字化之后,发现客户的购买和咨询很多发生在0点以后,于是,把客服时间从原来早上9点到晚上9点,改为7天24小时,365天全天在线。

动作很快,原以为大功告成。其实仅仅是直面挑战的开始。

谁也没有料到,好医保的用户数量迅速从几千上到千万,再从两千万级冲到了现在的三千万。人保的客服资源本来很充裕,同时预估业务增长准备了足够的弹性。谁想到,2018年双十一,用户向潮水一样涌来,客服还是爆了。

老总敲了黑板,客户需要的时候人人都是客服!于是那一天,总公司和公司所有人都上阵做了客服。

再后来,好医保用户突破3000万,又赶上疫情,人保员工在家办公,但是400一条龙有爱有温度热线一直没断过。客服最火爆的时候,一边和家人吃饭一边接电话,是好医保团队的共同记忆。

可见,对于创新这件事的理解不要仅仅局限在产品,还要看到产品之后的服务。

同样被改变的,还有缴费模式。

2018年7月,支付宝派了一支团队去人保健康,说有个问题,解决不了就不走了。

这个问题,就是要把保险费的缴纳由年缴改成月缴。

国内传统医疗险就没有这种缴费方式!几十年了,都是年缴,不仅是传统如此,这当中还涉及到宽限期如何计算的问题。

但是,站在客户体验的角度,就应该月缴。首先,虽然费用不多,但是月缴还是减轻了用户的资金压力。其次,月缴更适合和用户的月收入挂钩,一般的工薪阶层,每个月发工资,每个月缴保险,把费用控制在月收入的4%,是最合理最健康的保险配置。

支付宝觉得,传统里按年缴纳,原因是在于传统保险是线下销售,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见一次面不容易。但是现在我做到线上了,按月缴纳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尽管很颠覆行业,但是坚持要做。

最后创新做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选择月缴呢?90%。

果然是用户想要的!

从用户体验出发,这个特点最好的诠释发生在理赔上。

有一次,因为一个用户对于理赔的投诉,支付宝和人保争论了起来。支付宝觉得,用户没有错,理赔过程太复杂了,体验太差。人保也觉得自己没有错,首先,自己的理赔服务在行业内已经是很卓越,其次,这名用户的确是第一次没有按照要求提供全资料,要求他补充是很合理的。

争论过后,双方开始研讨怎么提升理赔过程的用户体验。首先修改前端内容,“告诉用户怎么做”,不仅有文字,还要有视频,用户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看。其次,在后面的理赔过程中,提交每一样材料都要提供样式,用户一目了然,噢,长这样的就是住院小结,长这样的就是发票,长这样的就是病例。尽最大可能,让用户一次搞定。

什么是用户体验?就是全程给用户打辅助。什么叫做好用户服务?就是让用户变懒,越懒越爽。能动动手指点一点就解决,就不想打电话。

好医保的用户在线报案功能从第一版到现在起码迭代30多次。目前,纯线上报案受理量接近95%左右,也就是说100个人中95个人通过线上处理,在此基础上,材料收集后3—5个工作日便可以受理完成。

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如今,终于做进了保险里。

好医保要解决的第三大难题,是最大可能的普惠。

以前,百姓觉得传统保险门槛高。这里的门槛高,不仅指价格高,而且产品复杂,核保严格,法律文本一条一条佶屈聱牙,把权利义务框得死死的。有些民众会简单地把这些理解成保险公司“坑人”、“店大欺客”。

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保险的门槛设得高,最主要得目的是防止逆向选择,或者更通俗地说,防止有人骗保。试想,如果有人骗保,不仅是保险公司的损失,其实也是坑害了所有参与这项保险计划的人的共同利益。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个体制值得反思,为了防范一小部分“坏人”,而设高门槛,导致一大群人一起承担更高的成本。防止保险中的逆向选择,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有的,那就是技术。

好医保通过支付宝金融级的大数据和风控能力,可以在不增加保险产品成本的前提下,可以识别出信用不佳和有骗保风险的人。

这也是好医保能给出高性价比的保费的原因。目前看0-60岁有医保且符合条件人群年保费仅在128至1568元之间。

其实,从线下到线上,从纸质化到数字化,从高门槛到普惠,正是每一个行业正在发生的趋势。

而保险行业数字化比其他行业更多一层意义——攻克“看病贵,看病难”的时代使命。

以好医保为代表的普惠型医疗保险,在中国发展得有多快?

2016年,普惠型保险的投保人群尚不足1000万,但是到2020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1亿。好医保发展不到两年时间,用户数超过了3000万。

站在今天往前推20年,正是中国人看病痛苦系数最高的时候。顺着全面开展的市场化改革,财政对于医疗的投入减少,医院“给政策、不调价、自己找出路”。在具体表现上,超级医院逐步成型,小病大治,卖药养医,医患矛盾……

2009年,新医改启动。中国13亿人口,为了攻克“看病难,看病贵”的世界难题,一共发动了四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第一场战役,建立基本医药目录。确立一张能够覆盖80%基本医疗的药物名单,逐步实现药品“零加成”,既规范用药,又打击药价。

第二场战役,“集中采购”、两票制。将医药价格和采购数量挂钩,进一步挤压药价里的猫腻。同时,医保基金到了捉襟见肘的时候,每轮药品谈判可谓浴血奋战。

第三场战役,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全面零加成”。既抓药的价格,又抓药的品质。4+7带量采购中,正大天晴的乙肝用药恩替卡韦,降幅94%,惊得第二天A股医药股全线大跌。2019年的一场药品谈判,医保局牢牢握住“中国市场大”的筹码,砍起价来刀刀到肉,最终砍出了全球最低价。视频被传到网上,被民众称呼为“灵魂砍价”。

十年之后,以控制药价为核心的新医改,已经迈入新阶段,城乡13.5亿人纳入医保,参保率从世纪初的20%提高到了如今的95%以上,并且医保基金总体财务稳健。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头等大事,基本医保只能“保障适度”。怎么让百姓在疾病面前安心的病有所医,无惧风险?在国家战略上,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已经走到了气势恢宏的第四场战役——建立基本医保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2020)

普惠型的商业健康保险能不能创出一片天地,是第四场战役成败的关键。

其实,中国的医疗改革走过严重弯路。起初由于过分迷信“交给市场可以搞定一切”,财政对医疗的投入大幅减少,部分城市甚至出现卖光公立医院的荒诞举动。2003年SARS,给了中国清醒的一击。从此中国开始严肃且痛苦的补课。

17年后,又是一场举国抗疫。对比中值得骄傲的是,这一次,我们除了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提供成功的经验,那就是——数字化。

“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吁此起彼伏二十年,但是真正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的无非两样东西,第一,更合理更健康的医疗投入,第二,更先进更人性的科技创新。

好医保能成为爆款,恰恰印证了罗斯福说过的话,未来已经到来,只是一些人还没有下定决心。

人类攻克“看病贵,看病难”的道路不会停止,不过,要打赢这第四场战役,既需要敢于创新的勇气,更需要依靠先进、人性的科技创新。

中国健康险的未来,大有可为。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作者:衣公子(信托经理、财经作家)

本文来源衣公子的剑,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医保 看病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衣公子的剑
财经自媒体
73562
关注
60
文章
2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