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BAT的云顶之战

分享到:
20 银杏财经 • 2018-12-20 19:45:27  来源:银杏财经 E3254G2

BAT的云顶之战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银杏财经(ID: threemornings),作者:汪小楼

12月18日,伴随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庆典,百度宣布了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整合技术体系,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此举背后,是百度加码AI和云计算的信号。

为了更好应对 “下半场”的竞争,迎合自身业务需求,今年下半年是互联网巨头有史以来架构调整最频繁的半年。百度此次架构升级基本为BAT在2018年的调整画上了句号。

在这一年,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对自己“动刀”。腾讯、阿里分别在今年9月和11月就已经完成了最新架构调整。滴滴、美团、小米等小巨头公司也在下半年纷纷加入了这一队伍。

组织架构调整就像是在动“外科手术”,就算再小也会有风险。所以这些大公司在面临组织架构调整时,看似大势所趋,实则是不得不如此。

每一家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都是让自身短板得以弥补或者让自身长板更好地发挥作用。每一次调整都有可能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这却是所有成长为巨头或者将要成长为巨头的公司都要面临的“阵痛”,因为机会与风险对等,每次“阵痛”也为未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B端掘金潮

到了2018年,三家公司终于都进行了各自的组织构架调整。以往的调整之后,大家都各自驶向自己的彼岸。但这一次,大家却殊途同归,不约而地重视起同一个方向——ToB。

2

这背后,反映出中国互联网一个大的趋势,就是人口红利即将吃完。佛祖家没有了真经,地主家也没有了余粮。

譬如,在社交和短视频行业,腾讯、今日头条、快手等公司都不得不面临用户增速下滑;在电商行业,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也得面临这个问题。这也意味着,ToC的红利将不再继续,所有人都需要找到新的方向。ToC增长遇见了瓶颈,那么ToB将会成为各大公司新的增长点和争先抢夺的蓝海市场。

腾讯的变阵来自于对自身业务的焦虑。2018年,腾讯游戏业务遭遇困境,2C大本营还遭受了来自短视频的跨界打击,微信使用时长大大缩短,腾讯不得不加码微视进行回击。

但其实在2018年初,腾讯看起来还形势大好,市值突破五千亿美元,一举超过Facebook。不过,此后的9个月里,高歌猛进的腾讯开始陷入疲软状态:由于“吃鸡”游戏版号限制,导致腾讯净利增长放缓,游戏收入首次下滑。最明显的反应来自股价,自今年1月开始,腾讯股价由最高点的475.6港元/股下跌至303港元/股,市值蒸发超过1500亿美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腾讯加码ToB业务显得更加迫在眉睫。尽管过去腾讯一直是ToC领域的王者,未过多涉及ToB业务,但是却不得不大船掉头顾及自己以往完全不熟悉的“水域”。

在新的竞争中,以往拥有ToB基因的公司将拥有天然优势,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阿里和百度。要知道,百度的搜索广告,主要就是企业客户买单;而阿里电商平台内的竞价排名广告,主要由电商企业买单。

无论是百度还是阿里,都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强大的销售团队。其中,阿里的销售团队主要集中在电商发达的北上广深莞杭等地,而百度的销售团队则遍布全国。

3

ToC业务的盈利模式典型特点就是;将用户转化为流量,然后以游戏、广告等方式将其持续变现。这一变现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其业务前景也与用户活跃度直接相关,类似微信这样的产品,其用户找不到替代产品,用户粘性将很高,因而将具有不错的广告前景。但是当微信月活跃用户上涨至10亿人以后,就得面临自身平台的成长性,其增长即将触及天花板。

相较于ToC而言,ToB业务显然壁垒更高。一旦与客户建立关系,就会持续成交,比单一的用户更具稳定性;变现方式直接简单;成交的单价更高,盈利空间也更大。

这些年,百度在AI等新业务上多次探索,搜索业务中的竞价广告撑起了百度总营收的一片天,以良好的增长势头为百度提供动力。随着百度加码AI和云计算业务,其以往通过搜索广告积累的企业客户将发挥优势作用。譬如,一家以往长期与百度合作良好的中小企业,在需要选择云服务的供应商时,自然也会想到百度。

3

阿里巴巴这些年在纵深战线上,都是围绕其电商在打转。虽然时不时被人吐槽,但实际上其纵深战线上的直播、短视频、音乐等一揽子业务都为淘宝、天猫倒过巨大流量。

淘宝、天猫体系下的竞价排名购买对象是小商户或者中小型企业。随着“双十一”规模不断做大,加入b h v h c商铺的人越来越多,阿里也已经构筑起了自己的ToB护城河,尤其在云计算领域。

技术新变量

实际上,阿里和腾讯在云计算上走过的路早已被外界扒了个底朝天,我们不妨将目光更多聚焦在此前一直低调的百度上。

3

对BAT这三家公司有所了解的人,知道他们各有优势,其中比较公认的一点是,百度擅长技术,腾讯擅长产品,阿里擅长运营。说到这里,你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百度在ToB领域的布局很可能将成行业一大变量,无论是云计算还是AI,都是基于技术而生,没有了技术,一切都是空谈。

被视为只擅长运营的阿里,最近几年也在王坚和胡晓明的带领下,完成了云计算的技术升级,终于冲上云计算的技术标准:5K 的规模。浅黑科技那篇《阿里云的这群疯子》将这具有历史性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记录。

在BAT这三家公司的ToB业务中,只有腾讯属于异类,原因在于百度和阿里的营收模式很像,主要收入来源均来自平台上的付费中小企业,只是各自企业类型不同,他们也都有各自的销售团队,这为如今的云服务销售带来了天然优势。而腾讯的主要营收来自游戏平台上的个人玩家,与企业八竿子打不着,更不具有销售基金,于是不得不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大投入,在公司年会上也宣布要“全新出发”。

当然,对于百度和阿里,在ToB业务上的路径尽管相似,却也有诸多不一样。一方面,阿里在中国云计算领域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先发优势;另一方面,百度最近几年长期深耕AI(人工智能)领域,为自己筑起了一道独特的城墙。

2013年,百度建立了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在硅谷布局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从那之后的几年里,腾讯、阿里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角逐、殊死较量。而百度慢慢转向新技术的研发,加大了对AI的投入。

到2017年,伴随着组织架构调整完成,百度在硅谷的第二个研发中心也在美国正式成立,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对外开放,并累积拿下人工智能专利2000项。

从阿里上市的2014年开始,阿里和腾讯两家公司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军备竞赛”。如今,当这种竞赛结束,三家公司为各自的前途兜兜转转不停变换方向之后,才发现大家又重新回到同一条跑道上,不同的是,以往阿里和腾讯忙着“军备竞赛”,忽视了AI技术,只有百度坚持投入,如今当所有公司都在提要投入AI时,李彦宏已经在宣布百度AI的阶段性成果了。

在今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在现场面对100辆量产无人车自豪地说了一句:我们吹的牛实现了,未来中国会向全球输出AI技术。为了等来这一天,李彦宏甚至在一年前因为亲自坐无人驾驶汽车上五环时违反了交规,被交管部门开了罚单。

目前,百度云正在使用百度的AI能力,如人脸识别、OCR、图像识别、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度学习等,为各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让AI无处不在,以此推动各大产业智能变革。

不过,但是要推进这样的智能变革,单靠一家公司是不够的,需要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构建丰富的合作生态。于是,百度云又与英特尔等诸多企业建立起了全面的战略合作。

之所以说百度很可能是ToB领域的一大变量,我们不妨通过官方数据来看百度云这几年的发展情况:“百度云已取得了合作伙伴增长3倍,用户数增长3倍,流量增长5倍,最终营收增长4倍的傲人成绩。”在2018年百度云渠道生态年度盛典上,百度云公布了最新数据。过去三年,百度云已与来自金融、安防、交通、教育等30+行业的2000+合作伙伴达成合作,携手打造了上百款解决方案。

ToB新浪潮

任何一次科技的崛起,都会拉动一次2B浪潮。上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的崛起让甲骨文成就辉煌。但到了今年,甲骨文的B端优势已经微乎其微,亚马逊成为了市场的新宠。而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们也在行动。

1

从秋天起,腾讯高调拥抱产业互联网后,“产业”引起了大家的密切关注。 对技术的渴求被科技企业们反复提起,产业升级成为关键词。BAT三家的布局调整,印证了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未来十年,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并存,其中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因为“没有产业互联网支撑的消费互联网,只会是空中楼阁”。

而To B和产业互联网是不分家的。腾讯参与产业互联网的方式是:充当助手,为传统企业、实体企业提供“数字接口”,帮助它们与互联网融合。阿里的口号,则是赋能,通过赋能助推产业升级。京东数科的产业数字化,说白了也是充当助手,研究“猪脸识别”的京东数科本身是不养猪的。本质都是提供企业服务,帮助产业进步。

2

百度之前虽然没有提出太多口号或概念,但本次架构调整中,对于云计算和AI的组织升级,是重中之重。中国的科技巨头和独角兽中,To B企业的缺失,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红利未尽,企业没有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企业服务自然也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没有达到引发行业剧变的临界点。

无论是腾讯还是百度的最新架构调整,都对AI和云业务格外重视。因为云计算是目前企业服务市场中,极其重要的一块市场;而利用AI技术进行再改造,是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关键。通过AI赋能,进军To B和To G市场,让更多的传统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实现智能化,是必然的探索。

互联网企业对产业智能化的探索,并不全都是因为出于对自身业务的焦虑,从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产业智能化能够带来的巨大利益,本身就能让企业对这一探索甘之如饴。

虽然过去中国的To B企业数量明显失衡,但在以AI技术为基础的未来市场,To B企业还有很多机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原本就分别在销售和技术上有优势,又具备B端基因的阿里和百度,还是原本只在C端具有优势的腾讯,都不希望在这一领域成为看客。

本文来源银杏财经,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0 q2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银杏财经
科技财经自媒体
117986
关注
350
文章
2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