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交行混改能否重修银行板块的估值?

分享到:
20 张平 • 2015-06-18 09:57:3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426G0

6月16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深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同意。交通银行称,该行将坚持国有控股地位,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引入民营资本,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完善授权经营制度,更好发挥董事会、高管层和监事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银行还表示将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机制改革,落实风险责任制,推进事业部制等内部配套改革。所谓银行混改,即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进一步将国有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早在上周,有关交行混改方案上交国务院的消息已不胫而走。受消息面影响,6月以来,交通银行上涨30.79%,其中有3个交易日涨停,带动银行股集体上涨。目前舆论最关心的是,这次“混改”是否能改变国有银行一股独大的局面,能否打破垄断经营的困境,其留给民资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改革能否重新修复银行股的估值,引发银行板块的重修估值。

那么这次银行业的“混改”首秀,为何要花落交行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方面,交行作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改革基因早已由来已久,向来都是银行业改革的“排头兵”。就在稍早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称,交行将引入复星、腾讯等其他民营资本,使股东结构更加多元化。

另一方面,比起国有四大行的国资占比动辄超过50%的现象,交通银行的国有持股比例相对较低,有利于银行业混改的试点推进。据交通银行今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该行第一大股东是财政部,持股比例26.53%;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为香港中央结算、香港上海汇丰,各持股20.09%和18.7%;第四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4.42%。

面对交行的“混改”特大利好,有市场人士表示,此次混改方案获批,将拉开银行业混改大幕。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将会提升整个银行业经营效率、释放业务活力,这也就意味着银行板块将乘着混改之风,其估值将被重新定位并且修复。而笔者认为,交行的混改,并不代表了银行股后市有多大想像空间。

首先,改革会否陷入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的尴尬境地?众所周知,银行业的混改的三个核心问题就是:股权结构改革、经营体系的改变以及员工持股为代表股权激励。从表面上看,近期汇金减持了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是政府对混改大幕开启进行“铺垫”。也是国有控股股东将部分股份向民营资本转交。但实际上,即使是混改以后,国有资本控股的局面在银行业中仍会长期保持下去。所以,混改离开市场所预期的各种所有制平分秋色还有一段距离。

交行混改能否重修银行板块的估值?

此外,我们看到中国银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团队,都是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命令直接委派,并非是“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而且即使是股份制银行,民间资本也难以获得多少经营管理方面的话语权。如果真的要推动混改,那么银行业的管理团队就要竞争选拔,民间资本就要参与到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来。这对于改革者推动来说,恐怕要下很大决心才行。所以现在银行业的混改究竟会走到哪一步,我们还有待观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混改要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就是对基层优秀骨干、中高层管理者进行股权激励。通过股权在职工收入中占比逐步提升过程,激发银行中高层职员在业务和创新等领域的积极性。但这样的员工持股激励机制也正在酝酿之中,究竟如何能够真正激励起银行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还有待观察。总之,银行业的股改才刚刚启动,马上说混改能带来多大利好,实在有点牵强。

再者,银行业正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加速、互联网金融崛起、金融脱媒加剧等“内忧外患”的压力和挑战,昔日风光无限的银行业也开始持续面临存款增长放缓、资本补充压力加大、利差进一步收窄、风险上升压力加剧等颈。而要想让银行业价值被重估,光有混改预期根本不靠谱,必须要在整体业绩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而作为紧跟经济的周期性行业,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结构调整期,在未来几年内很难走出转型的阵痛期。所以,即使是通过混改也最多使银行业的利润增长率不致太差劲,而绝不可能使银行股的估值得到大提升,因为经济的大环境根本不允许。

最后,要让银行板块的估值重新来评判,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风险必须要化解。众所周知,在2009年初时,我国银行业进行了信贷大跃进,当时M2增速高达29%。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早已积累了不少系统性风险。由基于此,我国政府推出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资产证券化改革,希望通过让银行让利的方式,使地方政府债务期延长。通过将银行的信贷资产打包出让,来转嫁银行在信贷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不过,我认为,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只是将到期的、高利率的、无中央背书的地方债务,转成长期的、低利率的、中央隐性背书的地方债,此举是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延后而已,银行业的坏账隐患不能排除。此外,近期资产证券化改革正在试点,但是债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不是傻子,就算把不良贷款打包出售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敢买。更何况信贷资产证券化大多是银行和机构交叉持股,无法向市场转嫁不良贷款的真正风险。

随着交行被定为混改的试点,银行业的混改拉开帷幕,那么银行板块的估值能否被修正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混改深入到何种程度,如果混改浮于表面,那对银行业发展好处有限。其二,银行业的业绩要跟上,而目前在经济下行周期,内外竞争激励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的业绩要大幅提升根本不可能。其三,银行业的系统风险有没有转嫁出去?问题是,现在只是将系统性风险隐患往后拖,真正金融隐患并没有排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板块前期上涨也只是补涨,要想估值得到修复根本没这可能。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张平
高级经济师,知名财经评论家
887801
关注
364
文章
24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