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出行方式变化及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汽车市场个位增长已成常态,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成熟生命周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市场环境有哪些变化,用车模式有哪些改变,市场需求有哪些特征,有哪些借鉴呢?
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快速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步伐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也在扩大,其结果是城市通勤时间和距离也不断增长。这种情况刺激了人们用车欲望,对用车需求越发强烈,有了需求再加收入增长,强大的购买力也就形成了。而事实上,购买力并没有转为汽车销量,因为有一些因素阻碍了购买力的转化。
行车条件恶化
道路拥堵,停车位奇缺,为行车带来不好的体验。
2015年4月5日,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发布了全球拥堵城市排名,北京仅名列第15名。然而,随着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中国的城市可以算是这一名单中的大户,全球最拥堵100个城市中,中国大陆有21个城市上榜。全球拥堵前三十名的城市中,中国大陆有十个城市上榜。停车位难找已成为众多车主的心病,私家车越来越多,车位便成了“稀缺品”。道路拥堵和停车位难找,都增加用车成本,打消部分车主的购买热情。
环境压力增大
空气质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提升了人们对于汽车功能和替代性解决方案的意识。
监管收紧
式面监管措施并行,包括控制私家车拥有量、限行或鼓励低排放车。
公共交通改善
大型基础施投资改善了轨道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面、可靠性与舒适性。
以上用车环境变化,促进购车理念成熟,让我们一起看看人们购车行为模式发生哪些转变?
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因素
安全、准时、灵活、舒适、高效、经济是人们出行主要诉求。
如下我们进行无差别因素分析发现,私家车出行吸引力由第二降为第三,也就是人们购买欲望正在减弱。
放弃私家主要因素分析
我们看到交通拥堵和油价上涨,已形为购买私家车的最主要因素。事实上是交通拥堵的状况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拥堵排行榜,拥堵时间也越来越长。
其它出行方式的渗透率调查
在现有的出行中,人们熟悉状况如何呢?下图我们看到,公交和传统租车最为人们熟知,而近几年流行起来的P2P租车、在线租车服务还不能与传统出行方式相比,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也就是说新型出行方式还更多市场潜力可挖。
私家车社会地位正发生变化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私家车都是作为身象征存在的,社会价值远大于其它功能价值。然而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回归性价本源是未来竞争的主要方向。
针对未来汽车市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收入提高,汽车需求量仍将增长。
2、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及政策收紧,让汽车销量失去高速长的动力,个位增长将持续。
3、汽车价值回归本元,性价比将成为用户首选因素,因此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
4、私家车购买回归出行方式理性消费趋势更加明显,综合考虑各种出行方式,对比各种出行方式价值和成本,是新的购买决策模式。
5、租车市场随着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