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东北振兴必须克服“加法依赖症”

分享到:
20 梁启东 • 2015-04-20 11:21:1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38G0

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首先是经济发展。2003-2012年,东北三省GDP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12.7%,辽宁更达到了12.8%,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为10.7%。也就是说,振兴十年,东北的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快两个百分点。三省GDP都跨过万亿元门槛,辽宁更是连跨万亿、2万亿两道关口,直逼3万亿元大关。其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辽、吉、黑三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3年的3.2、2.9和2.7倍;辽、吉、黑三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3年3.2、3.4和3.4倍。第三,三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营经济比重逐年提高。2002年辽宁国有经济比重在65%,而2012年民营经济比重达到6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三省工业的比重都超过20%,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辽宁占比超过31%。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成为新的重要支柱产业。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战略的实施,让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国有企业改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棚户区改造等各项工作令人瞩目。

近两年,东北经济出现持续的严重下滑

与之前十年里大部分年份相比,2013年起,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减速。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比较一下:2003-2012年,东北三省年均增长12.7%)。2014年辽宁GDP增速是5.8%,为近22年来最低,全国倒数第三(黑龙江倒数第一)。

从经济运行看,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进入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更大。1-2月,辽宁主要经济指标多出现负增长:工业增加值下滑4.5%,全国垫底(吉林、黑龙江好一些,但是增速也分别只是全国第23、28位)。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投资动力严重衰退。财政收支大幅负增长,地方财政风险加剧。对外贸易大幅负增长,外需严重萎缩。

东北三省在全国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下降。1978年是14%,2002年9.49%,2007年8.4%,2012年8.78%,2014年8%(建国以来最低水平)。

东北经济下滑,被称作是“断崖式经济滑坡”,进入了“新东北现象”。

反思十年,东北地区有严重的“加法”依赖症

振兴十年,总体上主要靠投资拉动扩大总量的“加法”做得多,而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提高市场效率的“除法”做得少。这已经是普遍的看法。

在东北做得更多的是“加法”的文章中,投资驱动、项目带动、产能扩张是最主要的特色。一些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的投资规模不降反升。如钢铁水泥、造船等迅速扩张,规模越来越大。在城镇化方面,也是急速推进,新城建得越来越多,摊子铺得越来越大。

振兴十年,东北三省GDP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12.7%。但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枝独秀,对经济贡献率超过60%,有些地区个别年景达到90%。投资率快速上升,有时甚至接近1,而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则难以望其项背。2012年,东北三省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全国的4.3%,不及广东的1/5。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5.9%,明显偏低。东北的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缩小地区差异工作有所进展,但仍任重道远。

东北振兴必须克服“加法依赖症”

“加法”依赖症,就是投资依赖症

现在的结构性问题,许多提法和十年前相似,结构问题远为解决。多年来,东北经济靠投资拉动,地方政府都在追求投资高速度,搞大项目的大干快上,搞招商引资竞赛,东北这些年的经济是典型的规模扩张型经济。经济的高速度掩盖了自身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一旦投资下滑,原有问题又都暴露出来,当泳池的水被“抽干”后,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加法”做得多,实际上就是依靠“输血”换来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性需求萎缩,投资减缓,特别是房地产回归理性增长导致投资急剧下滑的情况下,东北经济没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转换,没有回旋余地,所以增幅下行就在情理之中。

速度快,不等于质量高,规模大,不等于结构好。简单做“加法”,可以保持经济增速,但是对调结构、转方式的作用不大。在如何提升经济“含量”、“质量”方面的工作,东北有待“补课”。

“加法”依赖症,就是房地产依赖症

据报道,在东北许多地区的财税来源中,房地产一业独大,占比达四成多。一些地方把城镇化等同于“房地产化”,城市发展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过度城镇化,有城无市,新城变空城;有的地方以地生财消灭村庄,“村改居”、“乡改街”,农民“被上楼”。招商引资中,收益最快的是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土地财政、房地产财政是地方政府施政的重要导向之一。土地出让金已经占到政府收入相当大的部分,没有这部分,好多事情做不了,好多人开资都开不出来。但是,地方拆迁征地后进行的投资项目必须成为未来的有力税基,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支柱,但是无论是商业地产还是住宅地产都没有担当起这样的职责。同时,土地收入成本相当之高,真正让政府支配的量逐渐减少,让土地财政无以为继。更何况,随着房地产市场过剩,地卖不动了。所以依赖房地产投资拉动增长这条路不好走了。

做好“四则运算”,首先要克服“加法依赖症”

新一轮振兴不能再用老的思路,要用新体制、新机制,以新思想促动新体制、新机制的形成,从而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振兴,要靠投资拉动扩大总量的“加法”,更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提高市场效率的“除法”。

振兴东北绝不能只看项目、只看投资、只看国家给什么政策、只看增长数字,更多地要看思想观念的更新,看运行体制的转变,把注意力集中提高到思想意识解放和体制的创新上。调整和创新,对象不仅是技术、产业和产品,还有陈旧的观念和运行机制。新一轮振兴带来了大机遇,好多人说,这是“最后一轮机会”。在经济新常态下,这最后一轮机会就看东北怎么把握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梁启东
区域经济学者、辽宁社科院副院长
79424
关注
2
文章
1093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