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炒股炒楼的结局都会很悲惨?
当股市持续走牛的时候,房地产市场也迎来了政策利好的“套餐”:央行、住建部、银监会日前发布通知,将购买普遍自住房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不低于40%,购买普通自住房公积金首付比例调整为20%,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为30%,同时财政部、国税总局也宣布“营业税满五免征变为满二免征”。
房产新政意在鼓励改善型消费群体入市,新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房地产的成交量回暖有所帮助。而恰在此时,股市又逢十年难得一遇的“天天向上”的机遇。这就使得很多投资者很是纠结,他们既不愿意踏空这波难得的股市暴富机遇,又想不错过楼市最后抄底的大好时机。所以近期市面上就关于究竟是该买房还是炒股的讨论不绝于耳。
如今,多数专家建议投资者要抓住难得的炒股机会,圆上暴富之梦,切不要现在盲目入市炒底楼市,其理由有三:其一,房产新政是意图阻止楼市成交的持续低迷,而并非鼓励投机投资性需求入市,所以房地产投资的暴富时期已过。其二,在房产新政出台之时,房地产股在短暂的反弹之后,集体快速下跌,地产指数不到半小时从上涨5%到全线尽墨,说明市场并不看好房产新政的中长期效果。其三,现在炒房风险很大,弄不好会去接房产的“下落快刀”,成为十多年楼市泡沫的最后买单者。
不过,笔者认为,现在不是炒底楼市的时期,而是抛房兑现盈利的好时机。之前很多城市房产价滞量跌,投资者一时无法脱手,现在可以利用楼市的短期回暖,将多余的房产予以变现,这样可锁定利润,落袋为安。因为房产新政只能在短期内促进一下楼市的回暖,无法根本上改变国内楼市回归消费属性的进程。那么现在是不是炒股的好时机呢?我觉得投资者应该股市疯牛,趁早逢高出货,避免成为下一轮大熊市的牺牲品。
首先,中国股市和楼市都在滥用金融杠杆。继春节后交易日突破1.2万亿元之后,进入3月,两融余额又突破1.4万亿元。3月24日,沪深A股的融资融券余额首度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211亿元。此后三天连续上行,每天创出历史新高,余额数量分别为14427亿元、14588亿元和14662亿元。
现在很多券商已经绕过两融的50万元的门槛,允许散户做融资业务,这与前些年的银行进行房贷大跃进,助推房价泡沫如出一辙。不过笔者认为,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要想兑现远比楼市抛盘要容易得多,广大散户短期可能赢利丰厚,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输得倾家荡产。而且在金融杠杆滥用的市场中,股市大起大落将是新常态。
再者,股市的泡沫并不比楼市轻多少。中国股市自去年7月上涨以来,涨幅超过了90%,短期内堆积了大量的获利盘。目前深交所市盈率大数是42倍,上交所17倍,两市平均26倍,但是创业板却已经达到了85倍,这已经超过了美国科技股泡沫的70倍水平。这样严重脱离基本面的股市泡沫一旦破灭,不知道有多少散户投资者会欲哭无泪。
此外,随着股市的持续走强,A股二级市场上的多项数据也刷出新高,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警惕。其中沪市平均股价已经达到10.25元,深市达到13.72元,均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水平。与此同时,A股市场上的百元股价达到了25家,两市低于5元股价的上市公司已经减至26家。可见现在入市炒股,已经基本上找不到便宜货了。所以现在炒股的风险并比炒楼小。而且炒楼万一被套,还可自住,炒股巨亏那只能是留下长久的伤痛。
最后,可怕的羊群效应再现,却恰是抛筹离开股市的大好时机。中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3月16日至3月20日这一周,新增A股开户数创2007年6月以来新高,超过110万户,较前一周上升57.94%。3月前3周,新增A股开户数连续处于高位,分别为66.19万户、72.08万户和113.85万户,短短3周共有252万多户新增A股股民入市。
如果说前几年的羊群效应,让很多人成为了房奴,但起码现在房价没有出现大跌。而股市就不同了,仅笔者就经历了数轮牛熊转换的周期。我们知道社会财富就是这么一点,在股市中无非是上演击鼓传花的游戏,当全国人民都希望通过炒股来一夜暴富之时,必是机构投资者抛筹离开股市的最佳时机。历史经验证明,凡是跟在羊群效应入市的散户,没有亏损不惨重的。前二年盲目跟风炒金的中国大妈迄今还没有在黄金市场上解套呢。
广大居民该炒房还是炒股?专家们众口不一。不过笔者倒是建议大家,没有赶上股市和楼市疯牛行情的人就不要进去了。要是有正好赶上幸运儿,还是要趁着股市、楼市泡沫还没有破裂的时候,早点获利了解,落袋为安为妙。当泡沫破裂之时,你就会明白,持有现金,规避泡沫风险,本身也是投资。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