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政策再宽松的刺激效应有限
楼市政策再度松绑——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此外,财政部也发文明确,“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这两则楼市利好消息,实则将楼市政策的宽松程度回到了2010年之前。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其时为了避免由此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楼市政策一度大幅松绑,而在2010年初步确定我国经济已走出美国次贷危机冲击波后,面对楼市的过热,我国又紧急出台了楼市紧箍咒“国十条”。
应该说,此次多部委联手释放楼市利好消息,在宏观经济持续不景气之下,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在房地产业对我国GDP拉动幅度高达20%的惯性之下,如果房地产业发生紧急性的断崖式下跌,势必会令我国经济面临硬着陆的窘境,而为了避免这种极可能发生的窘境,紧急出台更为宽松的楼市政策,以达到既改善民生、又维稳经济的目的,不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相对必要的。
诚然,在此次楼市两大利好消息的助推下,我们可以预期,相当一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库存会降低,局部城市甚至可能会再度迎来楼市的春天。可是,在宏观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尤其是在我国加速城市化的阶段已经告别之下,我们还是不宜对此次楼市政策宽松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效应过于乐观。
必须承认,此次楼市政策再宽松的大背景,与2008年楼市政策宽松立马迎来持续近四年的火爆行情不同,2008年楼市政策宽松的助推效应之所以能够持续近四年,一是因为,其时高达四万亿的天量货币投放,二是因为其时我国城市化扩容还存在较大的空间。但是,之于当下而言,上述维持楼市持续向好的两大支撑点均已不复存在,面对我国已然存在巨额地方债务,我国货币政策为了配合经济维稳,即使宽松其幅度也不会过大,再就城市化率而言,我国当前城市化率已接近55%,相比2008年45%的城市化率,城市化扩容的空间已经明显收窄。
不宜对此次楼市政策再宽松过于乐观,这不仅是对试图重走炒房致富捷径投机客的忠告,更是对开发商、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奉劝,当下楼市宽松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维稳,即使有效也是极为短期的,而之于中长期而言,我们必须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上实实在在地下功夫。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