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购房的“鸡蛋论”
两会虽然如期闭幕,但其过程中与房地产有关的话题与疑惑,却依然热门、高烧不退。更“有趣”的是,有些观点恰恰站在彼此的对立面。如无意外,近几周将专门针对两会期间关于房地产的议题与政策指导所可能引发的房地产走势,表达个人观点。
房屋是内需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少人认为2015两会围绕“消费”主题,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味着我国楼市将进入由投机、投资为主导,向消费为主轴的方向转型。其实这相当的“后知后觉”,早在2006年6月1日起,5.55%全额营业税起征时间点由三年延长为五年,就已经宣告房地产短期、短线投机炒作时代的基本终结。
至于两会“稳定住房消费”的种种论述,事实上,是释放重新确立“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政策信号(本文不探讨此一施政方向的对与不对)。因为出口形势严峻(外贸)、政府投资的不可持续性,无论互联网+、文创、电商、微商……等当前极夯的新兴业别,都是以提振消费为主,而内需商品价格与拉动关联产业(约60种)之最者,非房地产莫属矣。
适的合自己的,不一定是最好
如同厉以宁所言:拉动经济,没有房地产是不行的。因此不难想见今年房地产相关救市措施将层出不穷,以达到三重效益。首先是协助开发商度过难关(以去库存为主),其次是协助老百姓购房(首购与刚改),最重要的则是刺激经济活力。姑且不论官方能否如愿达成政策目标,至少对楼市而言,今(2015)年应可确定不至有政策压制市场买气的变数发生。
安全购房的“鸡蛋论”口诀
此外,许多专家这几年也一再倡导“一线城市购房安全论”(也包括我在内),但我自己也常感困惑,难道北、上、广、深以外的居民必须始终保持等待状态,不采取实质的买房行动吗?显然这是不接地气且无助于问题解决的论点,因为“是人都有住房需求”。
作为专家的责任,应是提供专业、浅显、易懂的说法与意见,让各线城市的消费者在购房时有所依循,故而经过一番推敲与浓缩、粹炼,我对于各线城市居民购房地段选择的意见是这样的:
一线城市炒鸡蛋,葱花就是地铁站,买了肯定赚;二线城市是炖蛋,好料在内胆,精挑细选CBD之一;三线城市是荷包蛋,只能选择蛋黄带--市中心或具代表性、人口导入之绝对CBD板块。当然这只是参考条件及观察,消费者仍应按自己终极需求做出必要的抉择。
救市最多只能避免崩盘
而与当前房地产困局氛围极不协调的,是有些市场人士强调今年两会是8年来首次未提“房地产调控”、“限购”等关键词,这充分说明房地产业将迎来春天。我看以误导、误读的成分居多。
必须要知道的是,不提调控与限购是因为已经不需要。就像柯达胶片、摩托罗拉手机不是你不卖了,是大家不买了。现在许多二线城市不就是如此?买气都已经“捕抓”、“扑杀”困难了,何必重提令人伤心的“限购”!更何况如果政策能够发挥强力主导市场动态的能量,那么房价早就如温总理所再三宣示的“向合理回归”了。
因此我始终认为,政策可以部分引导,但无法完全主导市场走势(除非是不计后遗症的强烈措施),否则就不会发生过去买气畅旺阶段,打压措施出台,却愈压愈涨的窘境,同样的,现在买气涣散,也不会发生刺激措施出台,市场随即迎来春天的美好愿望。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