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进入稳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
如果对中国楼市持续关注,你会感到,房地产业不会再像已经过去的十几年那样小涨大涨加疯涨地折腾了,中国楼市从2015年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新常态。
有一个信号可以佐证这个判断。在3月15日全国两会结束后召开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房地产调控时说:“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来自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楼市成交率的统计,也显示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全国76个主要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中型城市,均呈现小幅微涨或微跌的走势,在前两个月有元旦和春节两节的影响下,楼市的反映并不能代表全年,但三月四月以至上半年,预计也将把“平稳”两字在市场中体现。
楼市新常态将在今后若干年内,具体说将在今后五至八年内保持,新常态的基础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楼市既不会像2012年之前那样发狂般地疯涨,也不会像有些人总是盼星星盼月亮般的“崩盘”。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李克强在两会记者会上,很明确地给住房定位。发展中国家,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将是持续的,这里面包含着房地产的发展。如果说我们总希望经济发展,而不希望房地产发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住房是经济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房地产市场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在经济数据中占有一定位置的产业。相对于水泥、钢铁、塑料、玻璃以及一切与房子有关的产业,房地产业是下游产业,是直接为人所使用的产品,所以它是经济问题。而“更是民生问题”就更好理解,那些天天盼着房地产崩盘的人,其实是最需要房子的人,是“刚性需求”的重要成员,这些人只是希望房价能低到自己能承受的水平。但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格局中,房地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它既承担着“大庇天下寒士”的使命,也承担着为中国经济蓄力的功能。让老百姓买得起房,是千方百计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而不是让楼市崩盘,这是问题的根本。
“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李克强对调控的解释,也有别于前几年某些负责人没有分寸的表态。对待房地产问题,认识到它和所有经济问题一样,是有自身规律的,这一点十分必要。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该涨的时候它自然会涨,该跌的时候自然会跌,调控的目的是让规律尽可能过渡得更为顺畅平缓。中国房地产市场近两年的走势,有调控的作用,但更多的因素是政府把握规律的顺势而为。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在新常态的格局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与中国经济同步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城镇居民逐步从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中得到的喜悦与满足。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