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经济形势展望
2015年将是政策与风险博弈的一年,具体展望如下:
一是国际经济波云诡谲,有人欢喜有人愁。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经济艰难回升,日本经济重现低迷,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美国开启加息,美元继续走强,国际油价低迷震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热钱活跃流动,产油国和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面临考验。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出口仍不改跌宕起伏的个性,但同比增速小幅回升;投资受房地产投资下行拖累,以及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压力加大的影响,增速继续下降;消费分化加剧,信息、健康等新兴消费上升,传统消费继续低迷,消费总体增速小幅下滑。工业增加值、用电量、PMI等供给边指标表现与2014年表现接近。在泡沫不破的前提下,增长曲线与2014年近似,一季度低开,二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或呈小幅反弹局面,三季度四季度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逼迫政策连续出手。
三是多数商品和要素价格飘绿。除短期股价、知识商品价格、民间利率等价格外,CPI、PPI、房价、利率、汇率、油价、大宗商品价格、金银铜价等价格指数、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等皆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胀压力不大,通缩担忧上升。
四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比重上升。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加快,现代农业比重上升。新型城镇化向前推进,城镇化水平继续提升。“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三大区域战略加快实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单位能耗、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下降,“三废”排放增速下降,但因存量原因,资源环境压力挥之不去。
五是提质增效力度加大,收入增幅不一。土地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增收节支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等改革推进,金融企业收入增幅下降。随着房价继续下降,房地产企业收入下降。随着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部分实体经济企业效益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变化不大,来自短期股市的收入增加,来自房地产和理财产品的收入下降。
六是经济风险逐步显现,改革和转型任务加重,政策腾挪空间缩小。产能过剩压力有所缓解,但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压力加大,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影子银行和民间金融持续承压,银行不良资产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金融和经济风险逐渐显露。改革进入攻坚期,政府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土地改革、环境改革等改革加快推进,改革红利初显。为了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等之间的关系,宏观政策推出频率加快,财政政策加大力度,财政赤字增加,金融政策松紧适度、灵活应变,投资政策不时出现,最后有可能面临短痛与长痛的艰难选择。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